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水资源开发的县域干旱应急研究——以渭北合阳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文运用的基本原理是多层次供需平衡原理。主要思路是根据区域水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抗旱应急供需平衡能力分析,确定区域对于各种旱情的保障程度,以研究在不同的保障程度下抗旱应急的措施和目标。除此之外,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特点:水资源重评价轻应用,抗旱侧预测偏基础建设。文章将区域水资源的评价与长效和应急抗旱体系的建设联系起来,提出了水资源保障指数的概念,检验区域的抗旱工程体系的建设情况和改进措施。
- 详细介绍:
-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物质,水资源的丰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繁荣和衰败, 因此,人类文明的发源总是趋向于水资源充沛而干旱灾害较少发生的地区。然而干旱灾害又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的自然灾害之一,基于此本文着重依托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地区抗旱应急能力的评价,并提出提升区域抗旱应急能力的意见。 本文运用的基本原理是多层次供需平衡原理...(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试想通过水量平衡和水利设施保障程度两个方面找出合阳县根本的用水矛盾,调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结构,减少无故浪费:优化水利设施的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潜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力图构建合理的干旱灾害评价标准,结合区域水资源调配,提升地区应急抗旱能力。通过对区域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清楚地认识现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抵御旱灾能力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抗旱能力的,也为地方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 将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入到长效的区域抗旱体系,而不是单独的对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作用的研究; 2、 指标选取体系; 3、 把水资源评价剖析其内在含义,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形式从主体、客体、耦合体系三个部分进行评价; 4、 提出水资源保障能力(WGI)的概念,衡量区域的综合抗旱能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频繁的旱灾从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中用水与需水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随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地下水超采导致生活用水的紧张,农村为扩大耕种范围毁林开荒,牧民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既加大了地表用水量又破坏了正常的地下水补给方式,恶化了综合用水环境。近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和城郊地区的用水结构逐渐向农业和乡镇的生产用水并重的情况转变,我们正是基于用水与需水的根本矛盾入手,探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途径。
作品摘要
- 人类文明的发源总趋向水资源充沛而干旱较少发生的地区。然而干旱却又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的自然灾害之一,基于此本文着重依托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地区抗旱应急能力的评价。 本文运用的基本原理是多层次供需平衡原理。主要思路是根据区域水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抗旱应急供需平衡能力分析,确定区域对于各种旱情的保障程度,以研究在不同的保障程度下抗旱应急的措施和...(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孙捷,传统基层水利设施管理的近代化——以槎滩陂水利工程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2) 王煜等,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分析,人民黄河,2002,24(6) 3) 韩茂莉,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01) . 4) 余卫东等,河津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趋势预测及其对策研究,干旱区资源环境,2004,18(2) 5)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统计报表 □亲临实践 □书报刊物 □人员介绍 □文件 □走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对于区域水资源的研究较为活跃,集中在关于区域水系统的短期保障性和长期的可续性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1)1992年,美国的Y.Y.Haimes提出对于经济和环境发展规划、开发利用的管理的整体性方法及基本操作原理:多目标分析,风险分析和极端事件的风险影响分析:综合性和可行性:系统中各因素间及系统与其周围间的相互作用。同年,以色列的Abraham Mehrez &Car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