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广州地区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针对广州地区粪便污水水量增加、污染严重,而无害化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其与城市污水同步处理。采用倒置A2/O工艺,对最优混合比(粪便污水:城市污水)和系统最优工况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优工况下出水COD、氨氮和总氮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详细介绍:
- 按最大混合比例1:150计算,每天可处理广州地区粪便污水3667吨粪便污水,极大解决了粪便污水的处理难题和费用。广州中心城区4大污水厂均采用A2/O和改良A2/O工艺,日处理污水159万吨,成果若进一步推广,中心城区粪便污水处理问题可完全解决。本研究在不新增基建投资的前提下,利用污水厂原有传统生物脱氮系统的设计能力,解决了粪便污水单独处理投资大、难度高等问题,开辟了一条适合广州地区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同步处理脱氮的有效途径,为减弱或者消除广州地区粪便污水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创新点 (1)首次提出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同步稳定达标的运行模式; (2)首次提出粪便污水为碳源的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关键 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运行模式的优化控制。粪便污水属高氮高有机物浓度污水,其水量水质变化大,与城市污水同步处理影响硝化活性,脱氮难度大。所以对同步脱氮同步稳定达标运行模式的优化控制是本研究的技术关键。 主要技术指标 广州地区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处理后出水COD≤60mg/L,出水氨氮≤8mg/L(12℃以下为15mg/L),出水总氮≤20mg/L。即出水氮和有机物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科学性、先进性
- 粪便污水处理技术按其收纳模式主要有单独处理和与城市污水同步处理2类。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独处理,以及同步处理对城市污水的影响方面,对于同步脱氮的研究鲜见报道。 广州地区城市污水呈现典型的低碳源特征,因碳源不足TN去除率偏低。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新工艺的开发、硝化反硝化菌群的培育、外加碳源等方面,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同时因投资大,实施困难等原因,多数未能应用于生产实际。本研究巧妙地利用粪便污水高碳的水质特征,将其作为廉价的碳源投加到城市污水系统中,在提高城市污水反硝化脱氮效率的同时解决了粪便污水处理问题,是高氮高有机物浓度废水处理,以及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项目已获2010年 月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立项类别为科技发明制作类重点项目。 2011年3月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模型、现场演示、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截至2008年,广州市有常住人口700万,流动人口200万,广州每天产生粪便污泥总量达3400多吨。广州市目前有化粪池31714个,但形同虚设,广州市环卫局决定目前已确定配套污水管网系统的新城区将不再建化粪池,未配套污水管网系统的旧城区将通过改造逐步取消化粪池。研究针对大坦沙污水厂混合污水系统实际生产问题展开,研究成果有望快速转化、应用到广州中心城区四大城市污水厂,以及广州地区其他应用A2/O工艺或改良A2/O工艺的城市污水厂,解决广州地区粪便污水产量激增与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对广州地区水环境的根本改善。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按粪便污水收运和处理方式不同,粪便污水处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欧美模式、日本模式和发展中国家模式。欧美模式以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作为粪便污水收运和处理基础,即城市污水、粪便污水合并处理的模式:日本模式是除合并处理之外,还采用车辆收运单独集中处理和现场净化池分散处理相结合的粪便污水单独处理的模式;而发展中国家模式则是多样化的粪便污水处理系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