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新观
小类:
哲学
简介:
本作品是作者在学习了三年哲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研读了大量的哲学经典书籍,查阅了许多期刊资料,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撰写的一片科技论文,期望通过本篇论文能够对学界长期以来所探讨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此外,为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有所推动。
详细介绍:
本作品是笔者在学习了三年哲学专业的基础上,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书籍,做了详实的读书笔记,同时,又积极的了解了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相关动态,再加上笔者邀请了系内的哲学教授担任本作品的指导老师,因此本作品能够紧扣时代主题,把握科学脉搏,更为重要的是本作品能够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入手去探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这是本作品的最为独特之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了在新世纪给个人的发展指明方向和推动人类走上更高一级的文明之路,笔者回顾了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以来被热议的问题即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它们所蕴含的义理之解的重新诠释,进一步对它们的关系作出新的观察、新的界定,使得学界的同仁能够对它们的关系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是笔者在学习了三年哲学专业的基础上,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书籍,做了详实的读书笔记,同时,又积极的了解了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相关动态,再加上笔者邀请了系内的哲学教授担任本作品的指导老师,因此本作品能够紧扣时代主题,把握科学脉搏,更为重要的是本作品能够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入手去探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这是本作品的最为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所探讨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所探讨的热题之一,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得人们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得人们能明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有利于在新世纪中个人的价值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人类文明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作品摘要

从古至今,我国的许多学者对尊得性与道问学关系的研究颇多,但归结起来都是围绕着尊德性与道问学在为学之方中的先后关系或者强调哪一方在为学之方中更为重要的问题来论述。笔者在本文将打破传统的研究视域,立足现实,站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通过对尊德性与道问学义理之解的阐述,进而对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在新世纪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有所启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曾在宝鸡文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年版 【3】朱熹《四书集注*中庸》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4】朱 熹《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5】陆九渊《陆九渊集》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6】黄宗羲《宋元学案》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章学诚《文史通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孟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杨 河.《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2】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查阅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该课题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被国内的许多学者所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新生,他认为“尊德性”首先指的是一种关乎伦理道德的践履性说教;同时,它又必然地内在地规定了尊德性之学的形上思辨的哲学发展路向。而道问学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践履性;它是通过读经而明道,其内在规定性指向考据实学。故此他认为从学术本体的角度看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尊德性就是道问学,道问学就是尊德性。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孙勇才则从内在理路研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还有南京大学哲学系吴立群通过研究吴澄的思想去探讨二者的关系。广东商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贾未舟通过回顾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去探讨其思想意义。国内的学者还没有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角度去探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去探讨二者的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