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论中国古代特色建筑对现代节能建筑的启示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节能减耗”口号的不断号召下,现代的建筑也要不断反思先人的优秀建筑思想。本文主要从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院落和天井的调节、绿化和水体的调节、建筑构架、色彩渲染、太阳能的利用和建筑环境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现代建筑的节能建设提出建议。
详细介绍: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是不可避免的事。如今在多姿多彩的现代化建筑表层下,建筑师们更多追求的是节能减耗。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代建筑,从空间构造到园林规划以至于建筑观念上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深入探究中国传统特色建筑无论是在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传统审美,还是节能减耗等各个方面,都将对现代节能建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建筑的总结和分析,概括出对当今社会进行节能建筑的一些启示,以便更好地建设节能型的社会。 基本思路:首先对中国古代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建筑进行概括和表述;其次对中国古代这些特色建筑的材质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中国古代特色建筑对现代节能建筑的启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将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和考虑; 先进性:对现代建筑在采光、色彩渲染、建筑架构、通风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节能的建议; 独特性:将中国古代特色建筑与现代节能建筑的建设相结合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色彩渲染方面提出了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色彩渲染、通风、采光、布局、架构以及绿化处置等方面都很有讲究。本作品通过对中国古代特色建筑中这些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对现代建筑中如何节能的一些启示。 对其推广和应用能够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这些节能要素得到充分应用,并能减少建筑的能耗成本,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真正做到用文化推动物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品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保,节能减耗”成了当今建筑师们所追求的基本理念。在探索节能建筑、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众多道路中,反思中国古代特色建筑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条。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特色建筑的构架、分布和文化内涵等,在材质使用、能源利用、协调和色彩渲染等方面对现代节能建筑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2010年2月在由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节能社会实践征文活动”评比中获得三等奖。并刊登于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节能社会实践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选》中。

参考文献

无。

调查方式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及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创建节能型社会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热点话题,而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当中,建筑的节能显得越来越重要。故建筑、物理等学界都纷纷围绕节能建筑进行研究,但这多集中在现代化手段的应用、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在建筑物的色彩、布局、结构等方面涉及的不是太多。 当然,一些着眼古代建筑的学者也会在其研究过程当中偶尔提及古代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好处,但也没有系统地结合中国古代以及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来阐述对现代节能建筑的影响。 例如,河南大学的王东涛老师有一篇文章《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与外观形象及文化特色》,这是带有对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及文化特征方面的特征,里面有一点着重讨论了建筑物的色彩的运用,但是并没有上升到冷暖色调的分析,以及色彩从心理角度对人身体温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在节能建筑的建设中对色彩的把握方面。 在中国知网对相关概念进行搜索,有关“古代建筑”和“建筑节能”的条目最多,但几乎都是分开的。详细的阐述中,各种研究中关于古代建筑的几乎都是从历史、文化、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样,关于建筑节能的又大多都只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 真正把中国古代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布局与现代节能建筑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而从色彩、渲染、心理等角度来研究古代建筑对现代节能的启示就更少了,所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就显得更有价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