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人人网人人”——SNS社交网站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当今社会中,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传播广泛,发展迅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大学生中,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沉溺和信息利用不当等现象。本课题旨在SNS社交网站环境下具体研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况以及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利弊影响,并探讨解决方法与对策。
- 详细介绍:
- 当今社会中,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传播广泛,发展迅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对于在校大学生,人人网在为其提供巨大信息交互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正确运用SNS社交网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课题正是从这一严峻的社会现象出发,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人人网使用状况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在社交网站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力求从心理和传播角度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生...(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课题以大学生对国内社交网站巨头“人人网”的使用状况为切入点,在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背景下,从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学科领域的角度配以统计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独特影响。研究过程运用实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其中值得肯定之处将分析其合理性;对于其中有待改进之处寻找可能的引导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媒介素养”概念属舶来品。社交网站的发展引发人际交往的巨大变革,这与使用者的媒介素养联系紧密。 本课将秉承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从小切入口对社交网站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调查过程运用实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涉及心理、传播、统计等专业知识。 本课题着重从大学生个体出发,从微观角度上研究社交网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状态等方面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结合媒介素养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课题以“人人网”为例研究在社交网站风靡的环境下上海大学生的媒介素质。通过对上海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情况,探讨以人人网为例的社交网站在上海大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具有实践意义。 本课题对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的社交方式进行研究,帮助把握学生对社交网站使用的心理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对实际大学生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SN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90年代以来,它随着“六度分隔”理论的提出和Web2.0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应运而生,并发展迅猛。目前,中国应用SNS社交网站最典型的群体是大学生群体,而人人网(原名校内网)属于国内校园SNS中发展势头最迅猛、注册用户数最巨大的一类。SNS已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积极改变与消极威胁,除了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沉溺...(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暂无。
参考文献
- [1] 赵曙光.“自”媒体与网络社区营销的商业价值[J].传媒观察, 2006,(10). [2] 谢利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新闻学, 2006. [3]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传播研究网 [4] Tapio Vavis:“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and elearning”,Europ...(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 SNS相关研究: SNS相关研究的方法总体以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为主: 第一,以文献分析法为主,注重理论研究。以熊向群(2006)、杜迈南、何姗、焦宝(2007)等人的文章为代表,他们在相关文献中提到SNS在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使两种环境得到对应。 第二,以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为主的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