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电针“后三里”促进丹参增效的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以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为例,观察电针大鼠“后三里”结合口服不同浓度丹参水煎剂预防心肌缺血的效应及丹参酮ⅡA在血液和心肌中的含量,探究针刺促进脂溶性成分的吸收增效的作用增加低剂量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和减少多药耐药的发生。
详细介绍:
目的:以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为例,观察电针“后三里”结合口服不同浓度丹参水煎剂预防心肌缺血的效应及丹参酮ⅡA在血液和心肌中的含量,探究针刺促进脂溶性成分的吸收增效的作用。以期为针药并用这一有效治疗方法提供客观实验依据。并用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增加低剂量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和减少多药耐药的发生。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药物组,低、高剂量药物+针刺组。低、高剂量药物组分别用0.1和0.2 mg/L的丹参煎剂灌胃。针刺组电针“后三里”穴位。观察大鼠灌胃丹参后心电图T波、心肌和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测丹参酮ⅡA 在血清及心脏组织中的质量浓度。 结果:电针结合口服不同浓度的丹参可以改善心电图T波及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说明对心肌缺血所致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相同时间内丹参酮ⅡA 在低剂量药物+针刺组大鼠血清样品中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 < 0.05),而在心脏组织匀浆样品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说明电针在药物浓度较低时可以起到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血药浓度的提高,但并不增加靶器官上的药物浓度。提示电针对脂溶性药物吸收有促进作用,能更好地发挥药物保护作用。证明了针刺“后三里”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增效并可减少药物用量.

作品图片

  • 电针“后三里”促进丹参增效的研究
  • 电针“后三里”促进丹参增效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针灸与口服药物结合增效的可能途径是针刺特定穴位促进了一些正常情况下难以吸收或吸收较少的有效成份。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选择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正常情况下吸收量低)丹参酮ⅡA为研究药物,观察电针是否对这一成份在消化道吸收有影响,观察电针“后三里”对其吸收和增加药效的作用,如能证明利用针刺这一绿色疗法,促进丹参酮ⅡA的吸收,减少药物用量,则对于临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解决多药耐药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电针“后三里”调节胃肠功能是针灸传统与现代研究的科学结论,丹参酮ⅡA的消化道吸收度低亦是目前公认的科学事实,首次选用影响口服药物体内过程的“后三里”作为干预穴位,观察电针“后三里”对不同浓度药物吸收的影响及与效应的关系,如能证明电针“后三里”具有影响药物吸收的作用,则可说明针药结合增效的可能途径是促进消化道吸收,如这一作用与血药浓度及效应相关,则更能证明电针“后三里”能促进脂溶性药物成分的吸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针药结合可以促进丹参酮ⅡA的吸收,从而提高其治疗效应,这对于临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解决多药耐药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一些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而药效往往随使用时间而降低,后期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现象,如果应用电针则可能增加低剂量药物的有效治疗时间,从而延长药物增量的周期,减少药物更换的频率。如果在化疗中应用针药结合的方案,可能减少肿瘤治疗中的“多药耐药”这一问题出现的机会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以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为例,电针“后三里”结合口服不同浓度丹参预防心肌缺血的效应及丹参酮ⅡA在血液和心肌中的含量,探究针刺促进脂溶性成分吸收增效的作用。逐渐用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增加低剂量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和减少多药耐药的发生。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药物组,低、高剂量药物+针刺组。低、高剂量药物组分别用0.1和0.2 mg/L的丹参煎剂灌胃。针刺组电针“后三里”穴位。观察大鼠灌胃丹参后心电图T波、心肌和血清中LDH和CK的变化,用HPLC法观测丹参酮ⅡA 在血清及心脏组织中的质量浓度。 结果:电针改善心电图T波及LDH和CK水平,说明对心肌缺血所致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相同时间内丹参酮ⅡA 在低剂量药物+针刺组大鼠血清样品中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 < 0.05),而在心脏组织匀浆样品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电针在药物浓度较低时可以起到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血药浓度的提高,但并不增加靶器官上的药物浓度。提示电针对脂溶性药物吸收有促进作用。证明了针刺“后三里”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增效并可减少药物用量

获奖情况

①作品部分内容在论文《电针“后三里”穴位促进血中丹参酮ⅡA的吸收》中体现,被双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2010年第14卷46期收录,并获“优秀论文”称号,被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 数据库收录。 ②作品部分内容在论文《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中体现,被科技核心期刊《安徽医药》杂志收录,等待刊出

鉴定结果

符合申报

参考文献

[1] 童稳圃,周红,刘圣灵,等.针刺加针刺增效药麻醉肺切除临床研究[J]. 针刺研究,2000,25(1):56-58. [2] 谢虹,马飞,高秀,等.曲马多加强针刺对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J]针刺研究,2003,28(1):38-41. [3] 王震虹,王祥瑞.电针刺复合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3):137-140. [4] 王冬,田亚平,姜英雁等.丹参酮ⅡA抑制Hela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7(6):676-682. [5] 梁勇,羊裔明,袁淑蓝等.丹参酮ⅡA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1):23-26. [6] Yuxian X,Feng T,Ren L et al.Tanshinone II-A inhibit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Tumori,2009,95(6):789-795. [7] Tsung-Lang Chiu,Chin-Cheng Su.TanshinoneIIA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lung cancer A549 cells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ecreasing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0,25(2):231-23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针药结合增效机制方面,国内外研究多从针灸和药物两个途径发挥其各自的治疗作用。本实验证明了针刺和药物同时使用还可以形成另一种互补的优势,即针刺促进口服药物的吸收增效。电针在药物浓度较低时可以起到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血药浓度的提高,并不增加靶器官上的药物浓度;而这一现象与药物改善心肌缺血的相关指标的变化一致,即:针刺增加低浓度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可达到高浓度的效应。 在促进脂溶性药物吸收方面,研究多应用药剂学方法将新型给药系统用于丹参酮ⅡA来促进吸收,并发挥其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目前尚无从针刺角度促进其吸收的报道。 有研究表明“足三里”能促进平滑肌收缩,增加胃肠运动,促进血液运行等作用,这一作用可能特异性地影响药物在胃肠的吸收过程,影响受体的数量或亲和力或增强药物在机体内的靶向效应,从而加强了药物的吸收的机会。从另一角度对针药结合模式进行探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