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上颌第一磨牙的相关测量及临床意义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的相关测量,为临床上颌第一磨牙的拔除和牙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测量11例颅骨标本、20例曲面断层X线片和10例CT片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槽嵴平面至上颌窦窦底距离的测量,将三种测量结果导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差异。
- 详细介绍:
- 上颌第一磨牙是临床上进行牙拔除和牙体种植的常见牙之一。由于上颌窦特殊的解剖生理标志,其与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嵴的距离非常接近,骨量有限,且无足够的支持骨,进行上颌第一磨牙手术时,容易发生危险,引起诸多并发症,给种植手术带来了一定困难。原因是手术前未进行影像诊断或诊断不准确,现口腔牙齿全景X线片在对牙齿造成放大【1】的同时,其他部位畸变严重,目前对于X线片的处理方法少【2-4】...(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上颌第一磨牙在口腔正畸中常需要特别考虑。该牙与上颌窦位置紧邻,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引起诸多并发症。究其原因是手术前单纯X线片测量不够精确,致使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本实验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标本进行牙槽嵴至上颌窦窦底距离的测量,并对若干病例的X线片显示的牙槽嵴至窦底距离进行测量以及X-螺旋CT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将上述三种测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上颌第一磨牙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通过对标本上颌第一磨牙牙槽嵴平面至上颌窦底实际距离的测量得出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其测量值与X线片、CT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 先进性:为该牙拔除时处理残根的思路提供依据;为种植时植入体的规格选择以及植入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 独特处:在手术前得到准确的解剖关系,从根源上解决测量误差,保证手术安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实验得出上颌窦窦底及上颌第一磨牙区域的一般形态,对容易出现异常解剖学结构的部位进行统计和标注,在临床测量和手术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种植的病例制定有效的手术计划。 X线片测量虽然不精确,但应用方便且辐射轻微 ,价格低廉,便于普及。我们实验选择X线片进行上颌第一磨牙测量的价值评估及相关误差核定,推广其临床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医生手术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学术论文摘要
- 颅骨标本上颌窦底至牙槽嵴的平均距离为12.26mm(未计入两例牙根尖长入上颌窦的),其中平均距离超过10mm(即可直接进行牙体种植)的有8例,大约占总体的72%,说明临床不考虑骨质及其他影响,直接进行牙种植的病例大约占到70%;其余的必须事先进行上颌窦冲顶术或者选用特制的种植体才能满足要求。 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窦底至牙槽嵴的平均距离为10.57mm,牙槽嵴到影像...(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该项研究获得兰州大学2010年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鉴定结果
- X线片测量畸变严重不能单纯作为上颌第一磨牙手术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1、张明臣,王仁栋, 周丽宁.腔全景X线体层片牙齿测量板的制作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10(35):739-740. 2、汤小俐,谢新红,梁海,等.MSCT成像技术与测量在牙种植中的评价.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8):488-490. 3、Shapurian T,Damoulis PD,Reiser GM,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外牙种植还没有普及,国外的技术比国内要明显成熟,就种植体而言国内的绝大多数种植体需依靠进口。国内制造种植体的技术相对落后,钛合金的打磨技术不成熟,主要问题出现在上颌牙槽骨应力分析、计算以及对于特殊类型种植体制造上的空白。 我们的实验对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窦底关系的研究为应力的分析和特殊类型种植体的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 在牙种植上,相对于国内,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