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路径选择——基于社区理论的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并呈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的特质,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以及自身的特点,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为更加困难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社区理论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城市农民工专属社区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方面的功能,提出了通过构建社区这一场域以改变农民工固有的惯习,并推动和实现其市民化的路径模式。
- 详细介绍:
- 目前,在传统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挤压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的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并呈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的特质,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以及自身的特点,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为了更加困难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一基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社区理论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城市农民工专属社区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方...(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探索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体实现途径 思路:提出社区就其功能而言有助于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假设;根据西部地区农民工的现实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数个成功实现或正在成功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案例,对其进行了调研;对调研所获资料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并丰富和发展原假设。最后,定位本次研究为阶段性研究成果,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科学的资料采集;严密的实证分析;严谨的逻辑推演实证 先进性:课题选择的先进性;研究假设的创新性;调研思路的创新性。 独特之处:多种调研方法综合应用,多区域调查相结合以较全面掌握复杂的现实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的资料相结合,以系统的理论分析实证的资料,以实证的资料验证系统的理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意义及适用性:本文通过对数个在农民工市民化上偶然性的成功的案例进行的调研,验证和发展了研究假设。这在一方面,对于我国西部未来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途径做出探索,以建构和谐社会为大前提,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念;另一方面,本次调研从一个崭新的切入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成功案例——入手,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研究
作品摘要
- 目前,在传统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挤压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的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并呈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的特质,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以及自身的特点,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为了更加困难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一基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社区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城市农民工专属社区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方面的功能,提...(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作品被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集收录
参考文献
- [1]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M].鹭江出版社.2000. [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7) [3]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A].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文献收集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而对农民工现状问题,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包括李强、马九杰、钱雪飞、李雅儒、卢晓东等等二十多名专家学者作了一批基于实地调查研究的实证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关注农民工就业与收入、社会保障、教育需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总的看来,这些研究文献表明,虽然现阶段我国基本达到了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对农民工问题也非常重视,但农民工群体仍然是社会边缘弱势群体,他们处在非正规就业状态或工作于次属劳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