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对121名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6.3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经历,但艾滋病知晓率仅为47.11%,而接受过10条艾滋病核心信息宣传教育者人数为零。由此看出: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的预防意识比较淡薄,防治知识严重不足,有逐步发展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趋势。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地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宜。
详细介绍: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的方法,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121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36.3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经历,艾滋病知晓率为47.11%,接受过10条艾滋病核心信息宣...(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少数地方重经济而轻学业的现象有所抬头,个别农村青少年及早失学过早进入了社会,成为农民工加入了打工队伍,这些人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本作品通过调查了解农村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行为的知晓率,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通过调研,发现农村青少年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教育为一个薄弱环节, 2、提出了对农村失学青少年艾滋病进行防治的办法和措施。 3、我省在艾滋病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失学农村青少年的关注尚处于薄弱环节。 4、在国内艾滋病防治领域,校外青少年,尤其是农村校外青少年在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认知较少,而这项调研在甘肃省尚为首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为本地区的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提供数据依据;为以后开展此类工作提供方式方法;为更好地为校外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提供依据。作品提出了在乡镇医院中成立防疫防艾专干,建立农村青少年健康档案等,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121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36.3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经历,艾滋病知晓率为47.11%,接受过10条艾滋病核心信息宣传教育者人数为零。结论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发表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1年1月第2期。

鉴定结果

经平凉医专学术委员会鉴定,认为该项目立题新颖,提出了对农村失学青少年艾滋病进行防治的办法和措施。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晓燕,余小鸣,段春明,等.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1):52-54. [2]乔晓春,郭晓黎,张丽芬,等.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5):265-267. [3]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等.山东省HIV感染者流动人口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的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艾滋病流行主要影响的是贫困和边缘人群,仍旧薄弱的基础医疗卫生系统和公众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使我国艾滋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青少年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点人群,而农村校外青少年绝大多数外出务工,收入低,年龄小,文化层次低,这样一来,很容易使其成为...(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