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推动重建江湖动态联系 促进修复水网生态平衡--基于“灌江纳苗”的公民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作品以颚东南黄石地区通江湖泊的湖区为调研地点,以“灌江纳苗”为调研主题,以“灌江纳苗”相关的公民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为调研切入点,重点调研了目标湖区公民对环境污染现状的意识、“灌江纳苗”的民意基础以及对“灌江纳苗”经济及生态意义的认知度。
- 详细介绍:
- 本调查报告撰写的目的是要推动重建江湖动态联系,促进修复水网生态环境;基本思路是以基于“灌江纳苗”的公民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作为切入点,采取深度访谈、田野考察、问卷调查等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手段,结合统计分析方法,调研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和灌江纳苗的群众基础,阐明在目标湖区开展灌江纳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公众自身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和各相关利益群体与湖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实际应用价值在于:明确了灌江纳苗带来的经济、生态及环境效益,探明了灌江纳苗的群众基础,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而有价值的建议,为在黄石开展灌江纳苗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工作基础,调研结果也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黄石“灌江纳苗”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结题材料支持,为黄石市水利水产局提供了翔实全面的项目咨询论证报告。其现实指导意义在于:传播了江湖联通的理念,在目标湖区推进建立“灌江纳苗”的长效机制,对指导黄石地区江湖联通工作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报告基本思路是以基于“灌江纳苗”的公民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作为切入点,调研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和灌江纳苗的群众基础,阐明在目标湖区开展灌江纳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公众自身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和各相关利益群体与湖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撰写目的是广泛传播“江湖联通”的理念,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和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咨询和依据,并进一步推动灌江纳苗长效机制的建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在于:作品着眼的科学问题是江湖阻隔导致湖泊水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探讨的社会问题是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 先进性和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的调研方法全面,统计分析方法客观,立足的调查区域位于颚东南的黄石市,通江湖泊众多;调查的切入点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关注的黄石灌江纳苗问题;作品的选题介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叉领域。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品实际应用价值在于:明确了灌江纳苗带来的经济、生态及环境效益,探明了灌江纳苗的群众基础,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而有价值的建议,为在黄石开展灌江纳苗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工作基础。其现实指导意义在于:传播了江湖联通的理念,在目标湖区推进建立“灌江纳苗”的长效机制,对指导黄石地区江湖联通工作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作品摘要
-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对拟在黄石地区实施灌江纳苗的通江湖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分析探究。调查了公民对“灌江纳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研究了四个不同湖泊水质变化及其原因以及渔民的养殖收益变化情况,探讨了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结果显示,目标湖区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经济水产品种在减少,大部分渔民乐意引入新的水产品种,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强烈,开展“灌江纳苗”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承担本作品的团队荣获“2010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以及“2010年湖北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2.《推动重建江湖动态联系,促进修复水网生态环境》荣获湖北省第二届“新农村新希望”主题实践征文大赛二等奖以及2010年湖北师范学院暑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等奖。 3.《黄石地区通江湖泊开展“灌江纳苗”项目的意义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荣获湖北省第二届“新农村新希望”主题实践征文大赛三等奖。 4.方浪,王元川,黄瑞萍,王建芳,侯建军. 鄂东南沿江湖区“灌江纳苗”的群众认知度调查.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0,23(4):31-34.
参考文献
- 1.湖北师范学院国家级生物学实验示范中心网站上对于“灌江纳苗” 2.黄石日报关于黄石“灌江纳苗”的宣传报道 3.湖北师范学院网站上对于“灌江纳苗”的宣传 4.共青团湖北省委网站上对于作品的相关宣传 5.湖北省农业厅关于“灌江纳苗”的宣传 6.全国科普日黄石活动系列报道 、 7.铜草花环保协会官方博客上对“灌江纳苗”的报道 8黄石市水利水产局. 黄石市渔业资源[G]. 黄石市水利水产局文件汇编,2010. 9.王学雷.任宪友.基于洪湖湿地恢复的灌江纳苗可行性分析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2):53-53.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长江流域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多数通江湖泊已经退变为江湖阻隔湖泊,湖泊面积逐年萎缩。“灌江纳苗”是在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季节, 适时开启沿江湖泊的通江闸门, 让家鱼及其他种类的鱼苗随水流入湖中, 从而增加湖区渔业资源、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湖泊生物多样性及改善水质。近年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如安徽安庆、咸宁西凉湖、湖北黄冈、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等)结合“灌江纳苗“等相关工作,逐渐恢复了通江湖泊与长江的自然联系,使目标湖区的渔业产量和渔民收入显著增长。开闸灌江纳苗和人工增殖放流,是在充分研究长江与湖泊联系的基础上,在深刻剖析江湖阻隔是湖区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后,所采取的科学手段和方法,这将为进一步研究长江中下游湿地江湖联系,恢复湿地大有帮助。但在目前要实现真正的江湖连通,绝非易事,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灌江纳苗”是改善项目实施地区水生生物资源和湖泊水质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恢复和保护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阳新网湖曾做过“灌江纳苗”的相关工作,结果较为理想。与此同时,湖北洪湖也开展了“灌江纳苗”的工作,但是由于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好。“灌江纳苗”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指导,开闸是要有技术人员在场才行。但国内大多数目前已经开展过“灌江纳苗”工作的地区来说效果较接近预期,但还是有些地区不适合推行灌江纳苗。通过深入探讨灌江纳苗课题,有了利于在目标湖区建立“灌江纳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