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壮族地区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认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作品是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调研壮族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认知情况,并对慢性病防治知识认知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的分析。同时探索一种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认识程度的有效干预模式,为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健康知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
- 详细介绍:
-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扶绥县渠黎镇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探索解决壮族地区农村人们对慢性疾病认识程度提高的有效模式和手段,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为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健康知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案 基本思路:通过调查与访谈,利用SPSS分析,从以下诸方面撰写,调查背景研究—多视角数据评估研究—构建疾病干预新机制—结论与讨论。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访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281名≥45岁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冠心病、胃肠道疾病等慢性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调研问卷结合面对面互动谈话综合分析。结果 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认识程度较低。有80%左右的农村中老年人完全不知道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57.8%的受检者不知道怎样能控制体重。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行为因素的农村中老年人高达80.1%。文化程度、活动水平和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呈正相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吃盐过多、饮酒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呈负相关。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与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与未患病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认识程度较低。说明壮族地区农村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宣传不够,慢性病随访监测的内容尚不全面,针对农村中老年人开展“地方化农村卫生指导员”干预模式;运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帮助广大民族地区的中老年人树立科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的“治未病”思想,是提高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 建议:1、要确立正确的健康行为,就必须纠正错误认识、模糊认识。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该针对农村居民容易产生的知识误区,加强教育。2、重点加强低文化程度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病健康,为这类人群创造支持性的社会和物质环境。3、农村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建议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可用资源等,把现实的生活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同时加快农村信息文化的建设,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知识。 本次调查发现,调研组员有时难以与少数名族地区的当地村民交流,因为语言不通等因素,故提出建立“地方化农村年卫生干预员”对慢性疾病防治的干预模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写目的: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广西扶绥县渠黎镇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探索一种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认识程度的有效干预模式,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为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健康知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基本思路:通过调查与访谈,利用SPSS分析,调查背景研究—多视角数据评估研究—构建疾病干预新机制—结论与讨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该调查研究报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着手,通过大量的走访、问卷、个案访谈等,掌握了第一手客观资料,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辅之以各种软件分析,最终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先进性及独特之处:该报告尝试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慢性病防治知识)逐一分析和研究一种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认识程度的有效干预模式,结合我国传统中医学中“治未病”的防治思想,文章具有鲜明的社会科学性和学术性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壮族地区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可以为民族地区在慢性疾病防治方面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现实指导意义:本报告也尝试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慢性疾病防治新模式,也为民族地区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宣教提供借鉴。并将之与其他省份类似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存在问题的共性,发掘壮族地区在慢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创新之处,以此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经验参考。
作品摘要
-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扶绥县渠黎镇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探索解决壮族地区农村人们对慢性疾病认识程度提高的有效模式和手段,为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健康知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案。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访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281名≥45岁的中老年人进行慢性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有80%左右的农村中老年人完全不知道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57.8%的受检者不知道怎样能控制体重。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行为因素的农村中老年人高达80.1%。文化程度、活动水平和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呈正相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吃盐过多、饮酒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呈负相关。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与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与未患病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广西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认识程度较低。说明慢性病随访监测的内容尚不全面,针对农村中老年人开展“地方化农村卫生干预员”干预模式;结合我国传统中医学中“治未病”的防治思想。是提高农村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0年广西中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疾病报告(M).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医院.2005,9(1):3-11. [3]王束玟等,济南市城乡结合部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 [4]郭清,初级卫生保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卫生公平底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1-3. [5]陈灏球.实用内科(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曲秋菊,陈长香,李建民.农民保健知识与健康行为状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449-456. [7]陆芬,杨芬红,赵新平,薄海燕.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治知识认知的现状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10期. [8]石长胜.泰安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之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89-311. [9]肖砾,马昱,李英华,胡俊锋,程玉兰,陈国兰,陶茂萱.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5,25(5):323—326. [10]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新世纪第二版.31-36页 [11]稽家琪.农村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县、乡镇、村三级行政干预健康教育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 [12]许毅,陈继岳.四川农村社区家庭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9):24-26 [13]高雨龙,陈春梅,白云,农村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只能关键(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8(15):320-321.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2001年至2009年间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研究主题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社区居民主要的慢性病谱及患者就医取向的研究;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慢性疾病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农村老年人防治慢性病的对策;对慢性病患病机制的评价;慢性病防治教育中干预模式的研究等。 从慢性疾病的发生因素、慢性疾病教育干预模式、慢性疾病并发症这三个视角研究慢性疾病的主要观点有:1.慢性疾病的发生因素。对慢性疾病的发生因素主要围绕三个因素展开。一是慢性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二是各种慢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三是营养与慢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2.慢性疾病教育干预模式。慢性疾病教育干预模式近年来研究得比较多主要研究的方向有三个:一是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疾病干预模式;二是城市居民的慢性疾病干预措施;三是研究对个案进行专一的模式研究。3.慢性疾病并发症。有关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二是慢性胃炎并发疾病:三是慢性咽炎 并发疾病等。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范围上来看,既有针对全国范围的研究,也有依据区域调查得出的结论;从学科视角上来看,既有以临床医疗卫生、卫生教育、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和保险学为视角的主流研究,也不乏以社会学、卫生管理、公共财政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等为视角的独到分析;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既有规范的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既有定性的研究,也有定量的研究;从研究结论上看,虽然对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例如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慢性病,但是在相当多的问题上仍存有争议,例如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农民的受益率和受益范围。与其他研究主题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在研究数量上还是在研究深度上,关于民族地区中老年人对慢性疾病防治的认知及采取干预模式宣教的研究都显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