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秩和比法的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作品拟补充现有研究文献对省直管县定量研究之不足,同时,为国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省直管县改革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首先对学界现有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构建本课题的省直管县实施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在第三部分介绍本课题研究方法——秩和比法。第四部分先说明数据来源,进而对总体评价结果分析和分档评价结果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并根据省直管县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可借鉴性建议。
详细介绍:
目前,全国大多省直管县改革都以财政省管县或扩权强县为突破口,采取渐进式改革方法,并未触及到行政层面的省直管县。中央提出的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省管县改革,其含义不只是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改革,还包括行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它既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又包括人事制度安排、相关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有条件的地方”这一提法也意味着省直管县改革并非是一个整齐划一的过程,而是要选取一些条件较为成熟度的省份进行先期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向其他地区推行。目前,在中国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中,出现了 “一哄而上”、“一刀切”等现象。对此现象,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在全国普遍推行省直管县的条件。[1]因此,分析与评价省直管县改革实施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理论界对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分析与评价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将运用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秩和比法,根据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以区域面积、县市数量、人均 GDP、市场化指数、电子政务水平、高速公路密度、地方财政收入、省级管理效率指数等为量化指标,对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各省区实际条件进行划档归类。最终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补充现有研究文献对省直管县定量研究之不足,同时,为国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省直管县改革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拟补充现有研究文献对省直管县定量研究之不足,同时,为国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省直管县改革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首先对学界现有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构建本课题的省直管县实施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在第三部分介绍本课题研究方法——秩和比法。第四部分先说明数据来源,进而对总体评价结果分析和分档评价结果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并根据省直管县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可借鉴性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理论界对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分析与评价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将运用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秩和比法,根据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以区域面积、县市数量、人均 GDP、市场化指数、电子政务水平、高速公路密度、地方财政收入、省级管理效率指数等为量化指标,对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各省区实际条件进行划档归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在中国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中,出现了 “一哄而上”、“一刀切”等现象。因此,分析与评价省直管县改革实施条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量化指标,对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各省区实际条件进行划档归类。最终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补充现有研究文献对省直管县定量研究之不足,同时,为国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省直管县改革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作品摘要

省直管县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广泛的改革共识、必要的经济基础、适当的管理幅度、较好的技术保障、较强的调控能力等。根据全国26个省区现有条件,以区域面积、县市数量、人均 GDP、市场化指数、电子政务水平、高速公路密度、地方财政收入、省级管理效率指数等为量化指标,利用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秩和比法,将26个省区分为六档,对省直管县改革实施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彭真怀.“省管县” 宜稳步试点、 慎重推行[J].领导科学.2009(9),6-7. [2]张占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M].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马斌.政府间关系: 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 市、 县政府间关系的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4]孙学玉.强权扩县与省直管县(市)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6). [5]孙学玉,伍开昌.构建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公共行政体制——一项关于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 , 政治学研究, 2004 , 1 : 35- 43 [6]张铁军.“市管县”体制的困境与“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5),44-47. [7]周仁标 论“省管县”体制实施的困境与障碍及其消解 理论与改革 2010(2)51-55 [8]李明强 庞 明礼,“省管县”替代“市管县”的制度分析 财政研究 2007年第3期 59-61 [9]徐瑞娥.“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8(60),32-36. [10]薄贵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29-32. [11]石亚军,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安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02 28-33 [12]庞明礼.“省管县”: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07(6),21-25 [13]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4]田风调.试用秩和比 (RSR) 进行伴有Y的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14(6):20-25. [15]田风调.秩和比法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

调查方式

资料文献查询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学界对省直管县改革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研究内容上看,理论界对省直管县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省直管县体制问题的描述上,过分注重对市管县的弊端、省直管县的必要性等“应然状态”的分析,轻视省直管县的可行性、实施路径等“实然状态”的分析。对于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探讨更是欠缺,几乎没有学者对此进行专门的阐述与分析。只是在一些文献中,学者稍有提及。而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理论界对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分析与评价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省直管县实施条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