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以甘肃省西和县乞巧民俗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源于农耕文明的乞巧民俗在工业文明时代怎样继续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遇到的共性问题。本文以甘肃省西和县乞巧民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详细介绍:
作为中国乞巧风俗发源地——甘肃省西和县乞巧民俗是至今依然保存与传承着在我国规模最大、活动时间最长、礼仪程式最完整的乞巧活动。西和县乞巧民俗文化已成我国乞巧与七夕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2008年,西和乞巧节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西和县乞巧民俗为列,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以西和县乞巧民俗为列,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通过实地走访、人员介绍、亲临实践等渠道对西和乞巧民俗的进行了调查与探析。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篇论文。论文首先阐述了西和乞巧民俗的保护价值,分析了当前西和在乞巧民俗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文章提出在对乞巧民俗“非遗”的保护上一定要区分清楚乞巧民俗的“核心因素”和“非核心因素”,提出了在保护传承的思路上要坚持继承“核心因素”,发展“非核心因素”。 2、文章提出在乞巧民俗“非遗”的保护工作上一定分清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不破坏乞巧民俗生态环境,使“非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通过实地走访、人员介绍、亲临实践等渠道对西和乞巧民俗的进行了调查与探析,分析了当前西和在乞巧民俗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尤其在文章提出了乞巧民俗保护的两个重要概念的区分问题,一是区分乞巧民俗“核心因素”与“非核心因素”,一是区分乞巧民俗保护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这些思路对以西和乞巧民俗为代表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文章以西和县乞巧民俗为列,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从乞巧民俗的基本特征和保护价值两个方面对西和县乞巧民俗“非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 第二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西和在乞巧民俗“非遗”保护上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部分重点分析了在乞巧民俗“非遗”保护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乞巧民俗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承人出现了断代。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到位,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一个方面没有区分清楚“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关系,民间传承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另外一个方面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忽略了“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本真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 第三部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在传承与保护的思路上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关键要继承乞巧民俗的“核心因素”,发展乞巧民俗的“非核心因素”;二是在传承与保护的原则上要坚持整体性、自主性;三是在传承与保护的手段上要形式多样、多管齐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赵逵夫.连接神话与现实的桥梁—论牛女故事中乌鹊架桥情节的形成及其美学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0,1:74一79. 2、赵逵夫.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83一88.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社会科学辑刊,2008,3:167一170. 4、刘晓春、韩宗坡.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2:153一158. 5、韩宗坡. “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研究——以甘肃西和民俗考察为例,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介绍、亲临实践、图片、照片、文件、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话语体系的引进、本土化以及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理论探讨与保护实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学术界就针对西和乞巧民俗“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对乞巧文化的研究,领军人物为西和籍学者、现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逵夫教授,其代表作为《连接神话与现实的桥梁—论牛女故事中乌鹊架桥情节的形成及其美学意义》、《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历史的投影—<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等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扩大了西和七夕文化的影响和知名度,对乞巧民俗的“申遗”发挥巨大作用。而这些文章主要是论述西和乞巧民俗的文化历史渊源和保护价值,对如何开展传承与保护工作论述不多。目前,在国内可以查证的文献资料中对西和乞巧民俗传承与保护进行专题、系统研究的只有中央民族大学2009届硕士毕业生韩宗坡的毕业论文《“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研究——以甘肃西和民俗考察为例》,因此,这项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西和的乞巧民俗在地方“非遗”中具典型性,所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如何传承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