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武汉市洪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可行性论证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武汉市洪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可行性论证报告,根据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纲要向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的建议,并且论证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可行性,为区委、区政府展示民族创意产业在洪山区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以及此街建成将为洪山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发展。
- 详细介绍:
- 作品是社会学科类的团体项目作品,成员包括王亚男、施欧阳莹、陶媛、陆铭 。作品的构思开始于2011年的1月份;2月份搜集资料、设计调查报告,分别去到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四川、广西、云南进行了实地考察;3月份完成作品。 作品以论证报告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分析、SWOT分析、及规划图的方式向政府论证武汉市洪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可行性,并且提出此街建设的相关建议、问题,提供少数民族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的参考图片。 作品主要分为概况与意义、时代背景、SWOT分析、思考与建议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武汉市、洪山区的资源优势,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的意义。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最后,经过实地调查考证,我们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设计在民族大道与新竹路。并作相应的规划图,依托光谷、中南民族大学的优势,民族大道(光谷——东山头)路段设为销售、旅游区;新竹路依托菜场设为饮食、住宿区。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将成为武汉市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此街的建设将有益于增进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其也是鼓励全民创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向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的建议,并且论证此街的可行性,为政府展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此街建成将为洪山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作品分为概况与意义、时代背景、SWOT分析、思考和建议四个部分,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相关建议、问题,采用规划图的方式规划出一条科学可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街。并以实地调查所得图片资料为此街的建设提供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民族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作品内容符合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贴近社会现实,为推动洪山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作品还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此街的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及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图片资料。作品形式虽为论证报告,却以规划图的方式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街的宏观布局;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论证了此街的可行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将为武汉民族特色文化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开创先河的作用;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将有益于促进56个民族的团结和谐以及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亦是彰显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建设将为洪山区的经济发展树上一面崭新的旗帜;同时,它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鼓励全民创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品摘要
- 洪山区资源优势突出,有密集的人才、智力资源,便捷的交通枢纽,丰富的山水资源,是武汉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区,具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强大潜力。依托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大道、新竹路、光谷步行街等地理优势,以特有的资源优势在武汉市洪山区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是洪山区创意大道——环中南民族大学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要求。 作品以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形式,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了关于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建设的相关建议、问题,同时采用画规划图、文字解析的方法规划出一条科学可行的民族文化特色街。并以实地调查所得图片资料为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的建设从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饮食、首饰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一条街将成为武汉市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此街的建设将有益于增进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效推动区域经济,是鼓励全民创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作品在2011年中南民族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 对比数据: 全区版图面积5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6万,常住人口超过100万,辖8个街道6个乡镇。洪山区人文特色浓郁,科教智力密集,交通发达便捷,山水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是创业、居住的理想之地。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武汉市有少数民族成分49个,人口5.4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5%,而洪山区少数民族人口1.4万多人,占全区人口的比例为16.3%,是武汉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区。武汉市少数民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大,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小,而洪山区特有的科教智力密集优势使区内少数民族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比重高于其他区。 资料来源: (一)武汉市洪山区创意产业协调管理办公室.武汉市洪山区发展创意产业工作情况汇报[R]. (二)武汉市洪山区创意产业协调管理办公室.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推动区校合作加快特色文化街道建设[R]. (三)武汉市洪山区政府.武汉市洪山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R].区政府办采编.2009(4). (四)武汉市旅游局.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五)武汉市洪山区信息中心采编.洪山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12). (六)王兆峰.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七)周恩平.建设壮、瑶、苗、侗、回民族文化走廊打造桂林民族文化大市品牌[J].广西:广西经济.2010(3). (八)李祥妹 刘建.基于市民旅游倾向的都市近郊旅游业发展——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N].乐山学院报.2004(2). (九)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沈阳音乐学院[N] .2011(2) (十)程序 陈艳红.构建“洪山奥林比克体育文化街“的理念及发展思路研究[N]. 武汉体育学院报.2010(11)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文件、集体组织、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研究的课题来看,我们此次申报的课题的特点主要在于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可深挖性。民族文化产业本身作为一种创意产业而存在,故而就具有了前沿性和时代需求。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业课题的研究取得成果的同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并且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于实际的研究考察、数据的收集整理都需要进一步的落实。比如: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一文提出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但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仅仅局限在旅游方面。发展旅游业更多方面要综合少数民族风采的组成要素来进行建设和模式转变,在我们此次课题中,针对少数民族各要素组成方面进行了细分和组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节日,饮食,服饰,音乐等都有涉及,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了社会调查,对即将实施的洪山区少数民族创意产业一条街的普及率以及市民知情方面进行了走访和统计,得到初步数据,针对反映上来的问题又有必要的建议和规划,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建设壮、瑶、苗、侗、回民族文化走廊打造桂林民族文化大市品牌》一文从少数民族文化入手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搭台,此文章为桂林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出了不少现实可行的建议以及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亦是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存在多方面的可借鉴性。 《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一文主要概括了个民族地区发展状况的建议,但在实施方面实践性有些欠缺,实施起来缺乏可行性。并且,实际调查方面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具体详细的数据来进行建议的支撑,过于空泛缺乏实证性。从细化和实践上来说,这个建议还需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