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低碳目标下惠州市城市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小类:
社会
简介: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给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政治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低碳目标下惠州市城市规划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对策以及建议。
详细介绍: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政治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城镇建设消耗了全球45%的水泥、30%的钢材,住宅建设占全球总量的50%,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排出85%的废物与二氧化碳。因此,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低碳目标下惠州市城市规划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对策以及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调查报告基于低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观,结合惠州城市规划现状,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建筑节能的角度探讨惠州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城市空间结构﹑交通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度控制﹑功能混合和建筑节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基本思路:立足自身体验,联系城市发展现状,运用实例对比及数据分析的方式,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对未来低碳目标下惠州城市规划的新设想。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运用模式对比﹑实例与数据分析的方式,以科学的论点阐明观点。 先进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低碳生活的观念尚未真正融入居民生活前,提出对未来低碳目标下惠州市城市规划的新设想。 独特之处:立足于自己的亲身体验,以自身对惠州真切的感受去设想如何实现在低碳目标下把城市规划得更有序,更有利于人民生活、工作。通过本调查报告表达低碳目标下惠州市城市规划的美好设想。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更好地促进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优化,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惠州来说,这是一个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惠州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实例,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低碳惠州”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建议 。 现实指导意义: 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环境, 引导惠州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

作品摘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能源损耗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政治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今,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惠州市已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惠州市委、市政府也多次提出要建设绿色生态惠州。为此,在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相关背景与理论的研究下,结合对惠州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实例,提出对低碳目标下惠州城市规划的新设想。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惠州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由于城市空间结构不够紧凑导致用地效益不高、土地利用性质单一、居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区密度太低导致居民出行频率增加以及建筑节能形势严峻等。 为此,我们对惠州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其中包括:优先建立城市生态本底,构建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采用公共交通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TOD),推进土地混合使用,编制法定规划层面的低碳规划控制性导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减少建筑能耗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1-14. [2]赵刚.低碳城市建设须规划先行[J].今日中国论坛,2010,(6): 41-43. [3]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8, (3):33-35. [4]相震.建设低碳城市的策略[J].节能与环保,2010,(2):16-17. [5]潘海啸,汤諹,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6]龙惟定,白玮,梁浩等.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学,2010,(2):13-23. [7]王传波.走好低碳发展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2010,(6):59. [8]韩瀛.浅议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不足[J].住宅产业, 2009,(8):26-27. [9]顾朝林,谭纵波,韩春强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在我国,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怪现状。有的是“旧瓶换新酒”,以低碳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还有的是“低端不低碳”,一些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还停留在设备制造的低端加工环节;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 面对这股热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时至今日,这份意见并未出台,取而代之的是2010年8月10日公布的《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国家发改委对进入试点的五省八市明确提出了5项具体任务,其中一条是“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低碳城市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还停留在摸索阶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