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根本有效方法。肠功能恢复是小肠移植成功的标志,也是该研究领域的难点,我们的前期实验证实小肠移植后应用GLP-2,有利于移植肠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已有的非移植肠研究表明,GLP-2通过GLP-2受体来发挥作用,移植小肠上是否有GLP-2R,如何分布,对于阐明GLP-2的移植小肠保护作用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检测了GLP-2R在移植小肠的表达和分布,并探讨其作用的方式。
详细介绍: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肠衰竭的根本有效办法。随着排斥免疫和抗排斥药物研究的深入,目前移植排斥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步。功能恢复是小肠移植的重点研究方向,采取有效手段促进术后移植肠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小肠移植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是新近发现的肠上皮生长因子,与以往发现的生长因子不同...(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分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GLP-2是肠上皮特异性生长因子,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短肠综合症分别进行了Ⅱ期和Ⅲ期临床实验。我们的前期实验也表明GLP-2可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GLP-2可促进移植小肠结构和吸收功能的恢复。GLP-2通过作用于GLP-2受体来发挥生物学作用在非移植肠上已得到广泛证实。在前期实验的基础, 本实验在小肠移植后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检测GLP-2受体在移植小肠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作用方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新近发现的肠上皮生长因子,其促进正常小肠生长和损伤肠粘膜的修复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②我们的前期研究也证明GLP-2对移植小肠有保护作用。③已有的非移植肠研究表明,GLP-2通过作用于GLP-2受体来发挥生物学作用。④GLP-2受体是否在移植小肠上表达及其分布情况,是研究GLP-2移植肠保护机制的关键,相关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体现了本研究的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GLP-2受体(GLP-2R)在移植小肠的表达和分布,不仅加深了GLP-2肠道保护机制的认知水平,而且为小肠移植后应用GLP-2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解决移植肠术后功能恢复这一世界移植领域的难题,显示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GLP-2R)在移植小肠上的分布。方法:30只Wistar大鼠行二步法原位小肠移植。术后2周行肠粘膜组织病理学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GLP-2R在移植小肠的表达和分布。结果:GLP-2R在移植小肠多个部位均有表达,隐窝处表达最多有时成簇存在,粘膜的固有层细胞也可见多个GLP-2R表达,粘膜的上皮和粘膜下层可见GLP-2R的散在分布,阳性细胞的棕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Zhu L,et al. Cervical Heterotopic Small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 inRats using Artery Sleeve Anastomosis. Transpl p. 2008;40(5):1645-49 朱亮(通讯作者).GLP-2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7):616-18.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性肠衰竭的根本有效方法,但排斥、感染、保存、再灌注损伤、移植肠去神经、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移植肠原发性无功能妨碍了小肠移植的效果。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新近发现的肠上皮生长因子,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GLP-2能促进正常小肠的生长和病理损伤肠粘膜的修复,与以往发现的生长因子不同,GLP-2的作用具有肠道特异性,且促生长作用更强。GLP-2诸多优点...(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