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小类:
经济
简介:
随着安溪县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逐渐成为茶业推广的新形式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了解决安溪县发展会展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安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地区会展项目环境的内涵进行归纳和界定,并以此为依据对安溪县各项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加以解析,再运用“重要性——表现”的方法,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和业界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详细介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安溪县地区经济和茶叶贸易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作为茶业推广的新形式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展项目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 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国内具有一定规模(2000平米以上)的会展项目数接近4300个,全国1万平米以上的展会数1344个;出国会展项目申请数接近2000个,全年展览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而在福建省,2008年仅在厦门市地区,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85场,展览面积62.67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展览会达18场,对厦门的产业贡献约20亿人民币以上。但是在安溪县,直到2010年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展览会;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展览馆共计8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2008年数据),在福建省,全省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为34.2万㎡,建筑总投资17.6亿元,可供展览面积23.1万㎡[①],且各地专用会展场馆功能逐步扩大、完善。而在安溪县,至今没有一个专业的会议展览中心。 这一系列数据对比清楚地向我们揭示了安溪县会展业起步滞后、发展缓慢的问题。然而,伴随着福建会展业的发展,安溪县依据其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地方特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向着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会展之路迈进,特别是2010年首届海峡 (安溪)茶机具博览会为安溪县吸引资金逾52亿元人民币,可见会展项目对地区经发展的促进作用极大。但是,造成安溪县会展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哪些?需要如何解决并改进完善?在现今各地区会展行业发展参差不齐的复杂形势下,究竟安溪应该走什么样独特的会展之路?需要具备怎样的自身条件呢?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选取安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交通和人文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尝试从办展单位和参展商的角度切入,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探讨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要素构成,评价安溪县的会展项目环境,深入分析其相对的发展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安溪县的会展业发展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二、研究意义 第一,安溪县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福建省内,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经济起步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近10年来发展迅速,其所处区位、经济状况和发展模式等各方面与全国一大批经济起步于同时期且有心发展会展业的县市有类似的特点和问题,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因此,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分析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将对国内许多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地区会展项目环境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以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第二,一个地区的会展项目环境合理与否并不是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评判,而是要看这个地取得会展项目环境是否能够适应且促进当地会展业的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其发展,是否符合地区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笔者参考了许多学者对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研究的不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采用“重要性 - 满意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已有的部分调查统计数据作为参考借鉴,对安溪县的参展商对会展项目环境中各要素的期望要求和现实评价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评判,并结合笔者在安溪县20余年的生活体验和相关展会经验,从而找出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发展道路,以期为家乡的会展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第三,借鉴参展商的评价和安溪县实地考察结果进行总结评判,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会展项目环境,可以补充目前学术界对于发展地区会展业、提高地区会展业竞争力必备条件的纯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对此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以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第二章 会展项目环境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会展项目环境的界定 一、会展项目环境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会展项目环境的研究与界定,但是,会展本身是一项产业,又归属在服务业的范畴,同时还与旅游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和分析其他领域对相关环境的定义,将对我们理解和界定会展项目环境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在此,笔者先以业界对会展概念的诠释为先导,再以项目环境理论研究为基础,借鉴产业环境、旅游环境、服务环境等其他领域对环境的研究,结合会展业自身的特点,进而对会展项目环境进行归纳界定: (1)会展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2)会展项目 会展项目是以会展活动为管理对象的新型项目形式,包括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和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等。涵盖了会议洽谈型、科技展示型、产品交易型、综合博览型,具有服务目标性、项目关联性和客户广泛性的特点。 (3)项目环境 项目环境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对项目所依存的大环境有着敏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项目及其管理在通常情况下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项目环境包括实施项中的内在及外在环境。 (4)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环境是指制约产业运行的各种自然地理、物质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狭义的产业环境仅指制约产业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自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保护、资源分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以及商业网点等。 (5)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场所,它不仅包括影响服务过程的各种设施,而且还包括许多无形的要素。 (6)旅游环境 我国学术界关于旅游环境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总体来看,无论是哪一位专家和学者从哪个角度理解旅游环境,他们都认为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以旅游目的地为主要空间范围的某种事物,其分歧主要表现在对旅游环境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有所不同。其中,颜文洪和张朝枝通过对所有关于旅游环境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旅游环境的定义至少应包含三个关键点,即旅游环境的中心、旅游环境涉及的范围、旅游环境包含的内容。并对旅游环境进行如下定义:旅游环境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涉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其中又以旅游目的地为主),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 通过上述相关概念的阐述与结合,笔者将会展项目环境定义如下: 会展项目环境是指一个地区以会展项目活动参与者(包括办展单位、参展商和观众)为主体,依托会展项目举办城市,在会展项目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会展项目各个方面(包括会展项目本身及其辐射范围)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包括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背景等物质环境和相关服务设施水平、政府政策条件等非物质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环境系统。 二、会展项目环境的特点 1.会展项目环境以办展单位和参展商为中心。而环境与中心事物密切相关,会因为中心事物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不同的办展单位由于所处行业不同、办展目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参展商因其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经历,对同一地区会展项目环境的感受和要求也会有所差别。 2.由于会展项目活动的制定和实施要依托于城市,而会展项目环境是城市环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且是城市环境中对办展单位和参展商在整个会展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直接或问接影响的那一部分。因此,城市地区的会展项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城市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的会展项目环境不同于某个会展场馆的展览环境。会展场馆的展览环境相对于城市的大主体环境而言只是一个小型的主体环境,因而其构成要素较之城市的会展项目环境要简单得多,影响范围也比较小,会展场馆的展览环境主要影响到参展商在展览会举办过程中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是否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很好的满足。而城市会展项目环境则是指城市办展的总体水平和各项优劣势条件的综合,体现为该城市对国内外会展项目承办商的吸引力,影响到承办商在会展项目活动选址过程中的决策。 4.会展项目环境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会展项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城市经济水平、产业发展背景、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条件和交通通信设施等物质性环境,也包括政府政策、城市形象和社会文化等非物质性环境。 5.会展项目环境不易评价。会展项目环境中除了物质性的要素可以度量外,对于非物质性环境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办展单位和参展商心理感受及其对会展项目环境需求的影响,而特别是对于安溪县这类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受地区办展数量、办展规模和办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对此处会展项目的办展单位和参展商的实地调查开展不便,且收效有限,从而导致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从整体上不易评价。 三、会展项目环境的要素构成 虽然目前没有关于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的权威研究,但是对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如表2.1所示)却可以为我们探讨地区会展项目环境的构成要素提供宝贵借鉴。 表2.1中的各评价指标所衡量的是某一城市是否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基础和实力,以及该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对国内外展览承办商产生吸引力,评价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影响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各种宏观与微观条件。尽管各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具体因素不同,但是它们都基本都包含了会展设施、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相关服务能力和政府对会展业重视程度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而且综合来看,各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把会展设施、城市经济、相关服务以及交通条件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文对会展项目环境内涵的界定与特点的描述以及办展单位和参展商在整个会展项目活动过程中的需求,笔者经过综合分析和初步筛选,归纳出在整个会展项目活动过程中对办展单位和参展商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20个代表性指标作为会展项目环境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展馆设施、城市治安、市容环境、展会品牌、城市经济、政策环境、城市交通、商业氛围、公共服务、产业基础、商务服务能力、综合办展成本、展览服务、酒店服务、餐饮服务、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人均收入水平、开放程度、辐射能力。 四、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鉴于会展项目环境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目前已有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资料,本节中对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遵循以参展商为本的原则,即在分析过程中,尽可能反映参展商对会展项目环境真实的需求与评价,从而简化办展单位影响会展项目环境评价的干扰因素,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本文借鉴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览环境研究》中参展商对展览环境各项相关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程度评价统计数据、《基于IPA方法会展旅游地形象比较研究》中参展商对会展旅游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以及由经济日报中国会展周刊策划发起,联合全国城贸联对国内主要知名展览的主办单位进行的“中国城市办展环境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参展商对会展项目环境20个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览环境调查问卷》设计为李克特五点量表,“1”代表很不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达85.6%。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览环境调查问卷》样本进行因子分析,测得KMO值为0.845,接近于1,表明对样本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接受(如表2.2所示)。 《基于IPA方法会展旅游地形象比较研究》中作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知识的调查,包括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国家、所从事的行业等;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选择21个主要因素,要求被访问者根据他们会展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过程指出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第三部分,要求被访问者根据他们会展旅游经历对上述21个因素的满意程度进行选择,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在2005年10月的广交会期间,作者对参展人员随机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其中71.1% 的调查者来自国外,分布最多的国家是美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尼加拉瓜,占调查总数的33.8%。而国内参展人员主要分布在香港、广州和台湾。多数调查者(77.1%)是男性游客,年龄集中于21 - 50 岁之间,年龄 21 - 30 岁之间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31.8%,31 - 40岁占35.5%,41 - 50 岁占25.5%,具体的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如表2.3所示。 《中国城市办展环境调查问卷》收回后经过筛选保留有效样本21份,其中14家为国有企业,5家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各1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主办单位近三年来分别在国内将近20个城市举办过展览,展览总数约320次,总展出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办展领域涉及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医药、礼品、办公用品等行业,而其中大多数展览均是国内同类型展览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他们的评价具备行业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在对影响城市办展环境的诸多因素,按重要性大小排序时,市场需求规模、产业基础、场馆设施、政府重视程度和展览服务水平被列为对主办单位选择办展城市最主要的依据,具体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4所示。 通过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对主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后,各因子负荷、特征值以及对总体方差贡献等如表2.2所示,再把这个结果与影响城市办展环境因素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相结合,以重要性高的因素替换展览环境要素中不适合用于分析城市会展项目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出浓缩归纳20个构成要素后的五个衡量指标: 1.会展服务环境:涉及到参展商在参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会展项目相关服务和商务服务,包括展览服务、商务服务能力、公共服务、酒店服务和餐饮服务。 2.会展相关环境:主要是指会展项目活动的举办对城市相关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的需求,包括展馆设施、城市交通、市容环境、政策环境和展会品牌。 3.城市基础环境:即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包括城市经济、产业基础、城市治安和综合办展成本。 4.娱乐消费环境:主要满足参展商,特别是海外或外地参展商工作之余的购物、休闲、旅游等娱乐消费需求,包括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商业氛围和人均收入水平。 5.市场开放环境:是城市会展项目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于衡量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度,包括地区开放程度和辐射能力。 通过层次分析法逐层分析的逻辑结构,对上述关于城市会展项目环境进行分析评价,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目标层次的各驱动因素的逻辑关系,同时兼顾成本效益的原则。因而笔者在遵循层次分析法设计思想的基础之上,将城市会展项目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图2.5所示: 五、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相对重要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晰会展项目环境各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笔者依据上述三份分别针对不同地区参展商进行调查且可信度高、具备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各变量进行均值分析,平均值越高代表此构成要素对参展商的相对重要性越高,因而可以据此对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表2.6所示为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名。 第三章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现状 过前面第二章的分析我们知道会展项目环境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会展服务环境、会展相关环境、城市基础环境、娱乐消费环境和市场开放环境五大类,因此在这一部分中也将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进行分析。 一、会展服务环境 (1)展览服务 安溪县的会展行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了近5年来,在茶叶贸易和茶文化发展的推动下,才办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展览会,即2010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但收效颇丰。通过此次展会的成功举办和良好反响来看,安溪已经初步具备了承办中小型展会的条件,展览服务业也有所发展,相关展览服务公司数量有所增长(详见表3.1)。 资料来源:据中国商务网 数据整理 (2)商务服务 2010年初,安溪县确定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达129亿元,目前已有25个项目开建。其中,规模较大的除了旺旺项目,还有总投资38亿元的“EC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平台”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连捷温泉旅游和总投资30亿元的天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以及闽华电池、八马茶业、瑞麦食品等项目。其中,商务部“EC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平台”,将建成一个占地1200亩的综合型电子数据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的IT产业将被吸引到泉州(安溪)及周边地区,聚集形成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这一系列项目都将进一步为安溪县创造更加优越的商务服务环境。 从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例如厦门、福州的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最终成熟的休闲购物商业形态都取综合商场、店中店、沿街店、单层与多层商场的复合式商业空间,而从目前安溪来看,新景商业广场、三十六米大街与大众路一线等商务服务区是整合品牌商业资源的,集购物、休闲、娱乐、办公、餐饮、旅游为一体的超级复合式商业步行街(如图3.2所示),并且囊括了地上和地下商城。按照建设新型现代化商业城区的发展战略,商业业态一旦进化集结,必然走进中大型商业空间,包括购物步行街、专业商城、中大型餐饮、时尚商场等等。安溪县中心城区已建成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型商业设施,陆续规划建设中的宝龙城市广场也将进一步扩大城区的商业辐射度。在巩固安溪县城区商业广场的中心商务服务地位同时,将促进这一地区商务服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3)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承载能力作为一个城市发展“软约束”的一面,包括了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山区县,安溪县在“硬件”上有先天的劣势,但是它却通过不断地加强“软件”优势来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县政府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构建社会事业发展体系工作: 在科技方面,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科技成果及适用新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企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企业研究与开发、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初步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新的鼓励创新和分配奖励制度,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 在教育方面,大力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围绕“双高普九”中心任务,突出“改革、创新、发展”主题,以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为前提,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为载体,努力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全县教育各类事业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在卫生方面,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疫情信息体系、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发展民办医院,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机制,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 在文化方面,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湖头历史文化名镇、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茶文化和蓝印花布等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争取获得“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加快茶都文化广场、茶文化博览馆、文庙文化广场、影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依托特色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市场运作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茶业会展、茶文化人才培训、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艺术团和高甲戏文化等文化产业,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在体育方面,加快体育社会化步伐,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建造一批体育活动场所,繁荣社区文体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育市场的培育,初步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产销、体育彩票、运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为主要内容,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体育市场体系。 (4)酒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安溪仅县城地区约10 — 20分钟车程内大约有26家各类酒店(详见表3.2)。除此之外,加上各类宾馆(如安溪宾馆等)、旅社(如协成旅社等)、旅馆(如三友旅馆等)、招待所(如安溪县人口福利基金会招待所等)等共约50家住宿设施。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安溪县城区现有住宿设施已包括了星级酒店、非星级旅游酒店、服务式公寓、经济型酒店、商务型酒店和社会旅馆等类型,已经形成覆盖类型全面,功能多样的住宿设施格局,基本能满足现有各类住宿需求。其中,华侨大酒店、怡和大酒店、广三和大酒店、万隆大酒店和三德大酒店四周最为繁华,且交通便利,成为展览会期间外地参展商的首选。 更令人振奋的是,安溪县政府立足长远,大力发展商务酒店,加快建设步伐。全县在建或即将开工的五星级酒店6家[①]、四星级酒店4家,同时加强酒店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提升发展。 资料来源:网上搜索结合安溪县城地区实地调查 (5)餐饮服务 与酒店服务相比,餐饮方面则更为多样齐全。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安溪县城地区,各类餐饮场所逾120家(还不包括同一品牌不同街道的分店),其中:中式餐厅逾34家,包括新友谊中餐厅、广大美食城、忆乡小镇等;西式快餐逾7家,包括肯德基、新佳美、华莱士等;大排档逾18家,包括农家香大排档、集兴大排挡、一品香大排档等;特色菜馆逾25家,包括川师傅美食府、鱼米之湘湘菜、新客家美食等;小吃(包括烧烤、麻辣烫、沙县各类小吃)遍布新景商业街和安溪一中商街等;牛排店逾3类,包括豪享来、豪客来、佳客来等;面包店逾9家,包括向阳坊、伍氏特香包、厦安特香包等;其他各类休闲场所逾17家,包括咖啡厅、茶庄、酒吧等(详见表3.3),完全可以解决展会期间增加人流量的吃饭问题。 资料来源:网上搜索结合安溪县城地区实地调查 二、会展相关环境 (1)展馆设施 展馆设施包括了会展场馆及其附带的各项用以支持会展项目活动的硬件设施,是实施会展项目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安溪县没有一个专业性的会展场馆。日前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是在中国茶都举办的,如果说是承办与“茶”有关的展览活动项目,那么在中国茶都尚且勉强可以,但若要发展包罗万象、范围甚广的会展行业,茶都则远远不能满足。 然而,正是基于安溪县茶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又亟待采用各种新的形式以更好地对外宣传推广,而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正好能契合需求这一独特的情况,安溪县可以发展独特的“茶叶会展业”,进而以会展包装茶业,以茶业推动会展。 2009年,中国茶博汇正式投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并被列为2010年省在建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如图3.4所示)。其中,项目规划重要配套 —— 全国茶业会展中心已于2010年6月破土动工。全国茶业会展中心的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多功能规划建设茶业商品展销场所、茶业论坛会议厅等,并斥巨资装备3D创新技术。落成后,茶商在这里可以一睹全国各大茶类的风采,了解到各地茶业的最新动态、市场信息等。游客能从中了解茶叶从种植到制作的各个环节,亲身体验到制茶的过程,这无形中传播了茶文化。此外,还规划邀请全国名茶主产区政府定点进驻,推广当地茶叶、传播当地的茶文化。更重要的是,每年将定期或不定期在这里举办全国涉茶产品订货会、全国茶产业展览会、茶文化博览会,提供各茶类茶企交流、展销的平台。 图3.4 安溪县中国茶博汇 资料来源:第一茶叶网站 (有修改) (2)城市交通 自改革开放后,安溪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公路先行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公路总里程达到3979公里[①],公路密度达130.2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24个乡镇、436个行政村百分百通公路的目标。2005年底实现了村村通水泥硬化建设目标。省、县、乡公路硬化里程达2200公里;建造大小桥梁443座14152延米;从1995年开始,打通了“龙门隧道”,实现了几代安溪人“跃出龙门”、走向发达沿海城市的梦想,大大缩短了进入安溪的路程,极大地方便了安溪的对外交通。通过全县多年以来的努力,形成了以省道主要县道为骨架,以通乡镇县道为支线,以通行政村公路为辅助,以通自然角落公路为延伸的四个层次公路网络。 近年来,伴随着安溪茶业的快速发展,为彻底改变内安溪落后的交通状况,2009年,安溪县把115公里县道水泥路面改建工程作为当年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投入资金1.5亿元对115公里县道沥青路面进行水泥路面改建并适当提高等级。2010年2月, 随着115公里县道相继改造完成,安溪县道专养公路已彻底告别沥青路面,迎来县道全线硬化的新时代。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期间,安溪县完成专养公路改造100多公里,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改建完成了“九线九段”工程[①]。这些专养公路的改造建设,大大地改善了安溪县公路的通行状况。 随着省级路网规划的改变和组织实施,安溪县政府及交通部门继续加大农村通乡村路网的改造和硬化建设的力度,加快省道和县道主干线拓宽改造的进程。省道206、308线城区过境路段(二环路)改造建设已全面竣工,城西大桥、南门大桥拓宽改造工程完成通车,安同高速公路(安溪段)采用BT方式开工建设。安溪交通事业不断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以全新的面貌为安溪县的各项产业发展提供更完善的交通环境。仅在县城地区,就有城西大桥、南门大桥、清溪大桥、凤城悬索桥、颖如大桥5座大桥和漳泉肖铁路紧紧衔接蓝溪两岸并沟通外界,加上政府对城内交通的合理规划、科学改善,使得县城地区交通更加畅通无阻,便利的城内交通足以承受展览期间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车流。(如图3.5所示) 图3.5 安溪县城交通示意图 资料来源:Google地球卫星地图结合实地考察(有修改) (3)市容环境 安溪县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其市容环境的质量和市容环境的综合管理水平在全省各区县中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为了争取招商引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全县的县容环境。 近年来,县政府认真落实“亲商、安商、富商”政策,全面加快投资环境建设,营造县城新容,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更为完备的宜商环境。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安溪县以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光电产业、新型材料、金属加工等轻工业和商贸物流、房产物业、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为主,重工业区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少,城区植树绿化工作实施有效,街道清洁及时,县城空气清新,道路整洁。 在“开放、文明、优惠、诚信”的方针指导下,安溪县全力推动跨越发展、跃升发展,向着“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山水茶都的宏伟目标前进。在通过进一步完善投资软硬环境,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和优良的创业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了县城的环境容貌,为发展“无烟产业”奠定了基础。 (4)政策环境 政府的支持与服务对一个城市和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先导性作用。在《福建省安溪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以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为核心,深入开展‘十大茶事活动’[①]……”; 在《福建省安溪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0年承办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 —— “和谐海西•千人品茗”活动、成功举办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暨安溪铁观音杯中国羽毛球队出征汤尤杯精英对抗赛、世博名茶安溪铁观音让都市生活更美好、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暨中国茶都开业十周年庆典等大型茶事活动、组织茶企参加上海世博会、香港第二届国际茶展、台湾世界茶博会等展销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更提出了更大的期许。 由上述政府文件我们不难发现,安溪县对于发展会展业,特别是举办与茶叶紧密相关的“茶叶会展”所给予的重视和支持。 (5)展会品牌 虽然到目前为止,在安溪县承办过的会展活动很少,也几乎没有知名的外界品牌展会在此举办,但是安溪县却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自身特色,为自己创造最独特的品牌。在会议举办方面,自第二届(1994年)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①]开始,第三届(1996年)、第六届(2004年)和第七届(2008年)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均在安溪县成功举办,成为世界各地安溪乡亲联络乡情、促进发展的有效载体,影响广泛;而在展览展示方面,2010年,安溪县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巡回(安溪)展等展览会,特别是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不仅加强了两岸茶机界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协作,还将着力打造成为中国茶机具第一会展品牌(如图3.6所示),安溪县未来的展会品牌之路可谓任重道远。 图3.6 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 & 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 资料来源:福建台胞之家网站 (有修改) 三、城市基础环境 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是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安溪县各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县城基础环境完善机制,认真落实各项举措,围绕城镇发展,立足“12810”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管理”三管齐下,“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分类指导,以城带乡,联动发展。 一是在规划上继续深化。完善了中心城区的总体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城区功能布局。强化建筑风格与立面设计把关,着力塑造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特质。同时加快南翼新城、湖头新城专项规划及近期开发片区的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加强了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衔接,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协调性。 二是在建设上加快步伐。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2个,年度计划投资41.76亿元,重点推进参洋片区、圆潭半岛、建安大道片区、格口片区、德苑片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金融行政中心、宝龙城市广场、永隆国际城、钻石大酒店、东二环路涝港入口等一批城市节点或重要商圈;抓好县博物馆、科技馆、文化中心、青少年宫以及第二自来水厂、城市污水管网二期、城西拦河闸、铭选大桥改造、城区LNG工程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公建配套水平。南翼新城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1个,年度计划投资27.46亿元,重点抓好“五横三纵”路网以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配套工程,全力推进温泉世界山庄、天湖(理源)休闲中心、新城商务综合区、两岸金融研究中心以及龙腾、龙榜安置区等项目建设,确保迎宾大道明年上半年全面竣工。湖头新城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20.57亿元,重点抓好物流园、食品园、金仕顿酒店、阆溪安置区、文贞大桥、丁贤大道、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八个中心城镇和十个小城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2个,年度计划投资23.5亿元,重点是推进10个乡镇的城镇商业综合体以及蓬莱清水岩佛具城、剑斗粮站片区、感德茶叶商城、尚卿溪洲工业区扩建、龙涓福都片区、大坪商贸小区、西坪富贵世家商住小区、长坑供销车站片区等项目建设。 三是在管理上提高水平。完善三级联动机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健全城管执法、环卫保洁等长效机制。严格规划监管,严厉制止“两违”。全面推行规划区内危房改造、居民住房统建模式。强化市容市貌及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治理占道经营、乱停车、乱张贴、乱堆放垃圾等突出问题,提升城市形象。 为了不断适应各项产业发展的需要,安溪县政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金安高速安溪段建设。加快厦沙高速、莆永高速安溪段和泉三高速南安至安溪连接线建设步伐。争取沈海复线官桥至漳永高速华安丽水联络线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争取开工建设长泉高铁。加快省道308线尚卿至祥华公路改建步伐。完成省道307线魁斗至湖头段拓宽和县道340线感德潘田至福田路面改造工程。启动一批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和“上衔下延”工程。进一步完善县道防护设施。抓好安溪汽车总站、参洋车站及恒兴公交站建设。完成159个未通客车村(场)道路安保工程,确保全县99%的行政村通客车。开工建设220kV虎邱变和110kV参内变、西坪变、城南变,确保110kV长坑变、剑斗变竣工投产。推进以光纤入户、3G基站为核心的城乡信息化网络建设。安溪县政府在交通、市容、环境、通信、娱乐、购物、旅游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为促进县城的稳定、高速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娱乐消费环境 虽然购物、娱乐和旅游不是参展商在展览期间的主要目的,但是完善的娱乐消费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还有利于延长参展商,特别是海外和外地参展商及观众在安溪的停留时间,刺激其消费,达到以展览促进商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1)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 安溪县目前共有大型综合购物商厦7座[①] 集中在县城的中心地带,还有即将入驻的宝龙城市广场和大润发(详见表3.7),显示出商业繁华区的集聚效应,而且各大商场错位经营,各具特色,能够满足参展商不同的消费需求。 众多纷繁的购物广场之间联系紧密,商品种类丰富,又能针对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互补不足,且众商场之间还有影城、网吧、休闲场所、银行、美容美体、茶店、保健品专卖等配套服务设施,不仅可以满足个人购物,还可以购置商务礼品、纪念品,满足参展商商务礼品馈赠和观众纪念品留念。 资料来源:网上搜索结合安溪县城地区实地调查 近年来安溪县文化娱乐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安溪县政府努力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闽南商务休闲基地。通过推进“五一”创建工程[①],围绕第三产业,突出“商贸服务、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四大重点”[②],抓好县城“十个项目”[③],力促城乡消费增长,通过大力发展商务酒店、时尚购物、娱乐健身等消费业态,积极培育夜经济和假日经济,鼓励企业在本地举办集中订货、购销洽谈等大型商贸活动;扩大和完善消费信贷,在茶叶主产区和中国茶都创建“刷卡无障碍示范村”、“刷卡无障碍一条街”;着力打造金融行政中心、宝龙城市广场、永隆国际城等一批城市节点或重要商圈,以配合支持、推进中心城区各休闲娱乐场所,包括练歌房、游泳馆、网吧、桌球馆、健身房、咖啡厅等,使县城休闲娱乐场所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吸引力。 (2)旅游景点 安溪县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安溪茶文化之旅名列中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路之一。安溪县下辖13个镇,以蓬莱镇为旅游中心区,四周各镇各区广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图3.8所示),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国家AAAA级旅游区、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泉州十八景”之一的蓬莱镇清水岩为首的十五大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①](如图3.9所示)。 资料来源:搜比网 (有修改) 特别是近几年来,安溪县政府致力于整合安溪县丰富但相对零散的旅游资源,构建“假日安溪”旅游体系,发展商务休闲旅游产业,强化休闲旅游市场培育。县政府为此成立专门机构精心运作,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突出山水茶乡、闽南清水岩、相第府衙群等旅游品牌,打造主题精品旅游线路[①]。大力推进清水岩休闲度假山庄、天湖(理源)旅游休闲中心、安溪世界温泉山庄、紫云山旅游风景区等休闲旅游项目建设,高起点规划一批旅游商业地产。建立扶持机制,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农耕文化园”等旅游项目,强化营销推介,大力开发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为安溪县的旅游业向着更新更高层次的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3.9 安溪县著名旅游景点 资料来源:安溪网 (有修改) (3)商业氛围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地带,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人口107万人(2006年统计数据),市场庞大,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以县政府驻地凤城镇的商业最为繁华,而县城商业服务中心又多集中在解放路上段、大众路、三十六米大街、三远商城、曼哈顿广场和鸿业步行街环绕形成的黄金商业圈(如图4.0所示)。 图4.0 安溪县中心城区商业服务图示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 —— 安溪县凤城镇结合实地考察(有修改) 特别是随着宝龙城市广场、金逸影城、大润发的强势进驻,安溪未来商业发展会有较大的上升,商业热区将不再仅仅局限在于凤城镇,而是呈现多点共荣的局面。安溪县的商业布局特点是多沿街店面,而中大型商业空间多半是少数主力店经营,这样的商业布局随着近几年来安溪县的经济发展,规模大小、辐射能力和完善程度都在不断的提升,这些地区商业氛围浓,客流量大,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通常都会吸引安溪县下辖各村镇的大量居民集中到此购物、娱乐消费,加上县外的来客,数量庞大、跨龄较广且差异明显,不同的居住环境、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导致的不同消费观念在此汇集,而此处众多不同层次的商家和企业所提供各种层次的产品和服务正好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不论是重在求质、求价,还是求美都能各取所需,故此处购买频率高,商业氛围浓厚。 (4)人均收入水平 2009年,安溪县统计部门公布的安溪县2008年GDP(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239.15亿元人民币,按2008年汇率6.8计,折合35.17亿美元。依据常住人口口径计算,2008年安溪平均常住人口为106.65万人,以此为基数,则安溪2008年人均GDP为3298美元,登上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新台阶,同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人均GDP达3100美元的奋斗目标。   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它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会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类型也将发生大的转变。安溪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显示其经济已开始进入结构升级阶段,这对2009年该县全面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稳住大盘、固本培源”将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五、市场开放环境 (1)开放程度 安溪县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环境与基础条件,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明确把厦门、泉州、漳州确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凸显了闽南金三角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安溪县立足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方针,主动融入泉州、厦门城市经济圈,承接两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全力打造茶业、工艺、建材冶炼三大产业基地。 特别是在推进安台合作方面,安溪县发挥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把握好新一轮台资外移的机遇,推进安台在农业、高新技术、旅游、电子机械、服务、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对接。加强安台民俗文化交流,开展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以中国茶都和特产城为载体,推进安台特色农产品和市场对接,建设台湾特色产品的集散中心。建设台胞创业园,鼓励台胞带技术、资金、项目到安溪创业。 (2)辐射能力 近几年来,安溪县政府开展实施交通经济流向优化整合计划,重点做好安溪至厦门高速公路、尚卿经长坑、祥华至华安、魁斗至南安诗山、剑斗至永春横口等通往县外道路的建设和拓宽改造,形成快速、便捷的对外的交通经济圈,同时按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明确大县城功能分区,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根据各自的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按照空间合理布局的原则,形成以行政办公、商业物流、对外经贸、旅游休闲、科教文卫、轻工业等为主的功能区;龙桥组团形成以商贸服务、居住、旅游休闲、发展工业及配套服务为主的功能区。 第四章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评价 一、评价方法概述 —— IPA分析法简介 IPA是Importance - Performance Analysis的缩写,被称为“重要性 - 满意度分析”,是用象限图来评价服务质量或顾客满意度的方法。IPA于1977年由美国学者Martilla J•A和James J•C最早提出。 IPA分析法测量的原理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顾客对某一行业产品或服务各项指标的两组数据,一组是“重要性”数据(Importance Data),即被调查者认为某项指标对其决策影响的重要性程度,另一组是“满意度”数据(Performance Data)”,即被调查者对该行业所提供的某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笔者将依据Martilla J和James绘制的IPA图(如图4.1所示)解释其含义: 象限A称为“改进区”,表示顾客认为这些指标对他们的购买决策很重要,但现实环境的表现并不能让他们满意,需要努力改善和提高这些指标; 象限B称为“优势区”,即顾客认为这些指标对他们的决策很重要,同时现实环境的表现也令人满意,此象限的变量是需要保持的; 象限C称为“机会区”,这些指标虽然没能使顾客满意,但它们对顾客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在这些方面; 象限D称为“维持区”,顾客认为这些指标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但现实环境的表现却超出了他们的期望值,因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方面应该“控制投入”。 (3)IPA分析法在本报告中的应用 在前面的部分,本文分别分析了安溪县各项会展项目环境要素的具体现状,但是,由于安溪县的会展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举办的会展项目活动偏少,无法对其作出相应的准确调研,安溪县有关部门对此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记录,加之目前国内各地区对会展项目环境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等级划分系数,故笔者在综合参考《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览环境研究》中上海市参展商对展览环境各相关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程度评价统计数据、《基于IPA方法会展旅游地形象比较研究》中参展商对会展旅游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以及“中国城市办展环境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实地考察结果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各要素进行满意度评判。 (二)会展项目环境评价 (1)会展项目环境IPA分析图 首先,我们从上海市参展商对展览环境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中查看各要素的评判标准和系数(如表4.2所示。),然后依据《安溪县城形象问卷调查》和《安溪县形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各为64.3% 和35.7%)的调查结果及其他相关公众满意度调查逐项对安溪县的会展项目环境系数进行评判: 1.展馆设施。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94,满意度为3.24。据统计,上海现有9个较大型的展览中心(如表3.7所示),且设施完善,办展经验丰富。而安溪县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会展中心,像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等茶业类会展项目一般选择在中国茶都或中国茶博汇举办,故满意系数应低于3.24,记为2.90。 2.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参展商对购物场所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33,满意度为3.34;对休闲娱乐场所的重要性评价为2.95,满意度为3.23。光大会展中心周边的购物场所在数量和档次上初具规模,但对现有购物的宣传力度不够,故评价较低。安溪县内的商业街区从来都是人群密集,商业品类经营虽然分散,但观察安溪其他乡镇的消费者喜欢到县城中心购物,而商家的经营也自觉或不自觉的集合在县城几处。故该项满意系数在3.33以上,记为3.34。 3. 城市交通。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82,满意度为3.32。2010年,上海市民对交通的满意度达到79.8%,而安溪县(特别是县城地区)交通满意度达85%以上,但这主要是由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差异所造成,不过安溪县便利的交通环境对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是一个优势,该项满意系数应大于3.32,记为3.52。 4. 人均收入水平。2009年中国GDP总量是49100亿美元,人均GDP为3711美元。而2009年,安溪县统计部门公布的安溪县2008年GDP(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是239.15亿元人民币,依据常住人口口径计算,2008年安溪平均常住人口为106.65万人,以此为基数,安溪2008年人均GDP为3298美元,尚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平均水平,故该项满意系数应低于3.18,记为3.08。 5. 市容环境。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91,满意度为3.59。2005年,5万市民为上海市上半年的市容打分,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市民对上海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的平均满意度为73.854%。第二季度满意度为74.097%。而根据《安溪形象调查问卷》中对安溪的整体形象调查结果显示:19%选择很好、40.5%选择比较好、35.7%选择一般、2.4%选择不太好、2.4%选择很不好,满意比重为59.5%,相对而言略低于上海。故该项满意系数应低于3.59,记为3.58。 6. 旅游景点。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12,满意度为3.30。购物、旅游与休闲娱乐场所。光大会展中心周边的旅游景点已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是参展商对该地区旅游要素的评价却比较低,可见该地旅游因素尚不能满足参展商需求。而安溪县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包装印刷为主的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5%。旅游业总收入11.17亿元,增长8.5%,可见旅游业的巨大需求和快速发展,故该项满意系数应在3.30以上,记为3.57。 7.酒店服务。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63,满意度为3.57。与上海其他中心商务城区相比,光大会展中心周边的星级酒店数量较少,仅有13家,且五星级酒店只有华亭宾馆一家。安溪县城地区与之相比较,约10 — 20分钟车程内大约有26家各类酒店(详见表3.3 安溪县城地区酒店统计表)及其他住宿设施共约50家。住宿条件相对较好,应在3.57左右,记为3.58。 8. 商务服务能力。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77,满意度为3.36。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周边的商务设施和商务功能已相对完备,但总体而言仍不十分成熟,数量较少,覆盖类型比较单一。而安溪县相对而言县城地区商务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其中以县政府驻地凤城镇的商业最为繁华,而县城商业服务中心又多集中在“解放路-大众路-三十六米大街-三远商城-曼哈顿广场-鸿业步行街”环绕形成的黄金商业圈。主要问题还是面不够广、商业热区过于单一,且发展不够成熟,该项满意系数应略低于3.35。 9. 餐饮服务。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4.22,满意度为4.05。光大会展中心周边的餐饮状况堪忧,餐饮店数量少,缺乏特色,没有形成规模。另外,展馆内部现有的餐饮设施尚且无法为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同时提供餐饮服务。因此,缺少高质量、有规模的工作餐、快餐服务使参展商和观众在展览会期间餐饮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安溪县城地区,各类餐饮场所逾120家,足以解决展会期间增加人流量的吃饭问题,该项满意系数应在2.9以上,记为3.24。 10. 商业氛围。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83,满意度为3.46。光大会展中心毗邻的徐家汇地区是上海三大商圈之一,商业比较发达,商业氛围浓厚,但是与上海金融中心 —— 浦东陆家嘴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故该项系数评定较低。但是从安溪县的商业发展来看,随着安溪128规划[①]形成,东翼新城的外延扩大和安溪宝龙城市广场的强势入驻,安溪县城地区的商业圈将大幅度扩大,商业氛围也将进一步提升,对会展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也更大,故该项满意系数应在3.46 - 3.83之间,记为3.47。 11. 政策环境。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83,满意度为3.57。2005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对会展业进行了规范和管理,此后又继续指定了一系列促进措施。而安溪县政府是在近3年间才开始重视到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性,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才陆续提及。相比之下,安溪县的政策支持与上海相差不大,但是办展环境比之不够成熟和优越。该项满意系数应低于3.57,记为3.56。 12. 城市经济。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96,满意度为4.03。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的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华区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达到1.49万亿人民币超越香港。相比之下,安溪县的经济水平远不及上海。但是从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条件来看,2010年安溪县茶业总产值已经超过80亿元,加上茶博会上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安溪县发展茶业会展业所需的城市经济条件与上海市相差并不很大,故该项满意系数应略低于3.96,记为3.93。 13. 展会品牌。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4.07,满意度为3.42。2005 - 2006年间,上海市外经贸委和上海市国际展览会评审委员会评估了118个上海市国际展览会项目,评选出了第一批“上海市品牌展会”称号的展会,包括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在内共计17个。而安溪县会展业发展滞后,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展会。故该项满意系数应低于3.42,记为3.41。 14. 产业基础。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3.76,满意度为3.56。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海空大港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其坚实的产业基础足以支撑上海会展业的高速发展。而近年来,安溪县的石材、茶业、工艺、建材冶炼、制造、旅游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对会展业有着强烈的支撑作用和发展需求,然而,相较于产业综合实力强大的上海仍然存在差距。故该项满意系数应略低于3.56,记为3.42。 15. 城市治安。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4.22,满意度为4.05。2010年中国城市治安排行榜中,上海的城市治安满意度超过95%,居全国第一位。2009年,泉州市综治委公布上半年社会治安满意率等测评结果,结果显示:群众对安溪县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4.1%,居全市11个县(市、区)第三。从这点来看,两地间的城市治安差距不大,故该项满意系数记为4.05。 16. 公共服务。参展商对该项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为4.01,满意度为3.52。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所在的徐汇区是上海几大中心城区之一,有较好的公共服务。而根据《安溪形象调查问卷》中对安溪的文化建设调查结果显示:16.7%认为很好、33.3%认为比较好、40.5%认为一般。对安溪的整体感觉调查显示:7.1%认为忙碌、66.7%认为自然 、7.1认为休闲%、14.3%认为放松、4.8%认为娱乐。对安溪目前的整体布局调查结果显示:9.5%认为很合理、35.7%认为较合理、45.2%认为一般。对安溪县目前存在的不满意现象调查结果显示:4.8%认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4.8%认为气候不适应、38.1%认为文化氛围不好、52.4%认为是其他原因。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安溪县的公共服务水平仍需要提升,故该项满意系数应在3.52以下,记为3.51。 17. 展览服务。展览相关服务与展会的品牌密切相关,一方面,展会品牌的高低决定了展会主办单位、参展企业以及展览服务企业的实力水平,另一方面,主办方以及展览服务企业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强化展会的品牌形象。但对于会展业起步阶段的安溪县来说,这方面显然不能达到要求,故该项应满意系数在3.19以下,记为3.18。 18. 综合办展成本。包括了以本地区展馆每平方米销售价及配套服务的价格衡量办展基本成本、以本地区三星级宾馆标准间标称房价、出租车里程计价等为度量标准的城市为会展提供的服务成本和会展主/承办单位为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消费成本的状况的办展组织成本,而仅从会展服务公司的数量来看,据统计:上海目前的会展服务公司已逾300家,而福建省只有100余家,安溪县更不足5家,对于会展业发展处于起点的安溪县来说显然各项服务都不完善,故该项满意系数应在3.89分以下,记为3.58。 19. 开放程度。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对于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目前,在争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过程中,上海已经成为香港和新加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置于此。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上海已初步形成国际物流中心,上海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世界第三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四大港。与此相比,安溪县的地区开放发展进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该项满意系数应低于3.51,记为3.31。 20. 辐射能力。上海地处华东地区,同时作为长江的龙头,上可辐射至华北地区,下可辐射到华南地区,沿江可辐射到中西部地区。其辐射面之广,是国内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上海又属于沿海城市,交通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现代会展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安溪虽然处于东南沿海和厦、漳、泉金三角地带,但由于其土地面积、经济实力、政策支持以及历史条件等一系列原因,其辐射能力显然不如上海,故该项满意系数在3.67以下,记为3.17。 重新整理后如表4.3所示: 从表4.3可以看出,展览环境的20个构成要素中重要性最大值是4.22,最小值是3.12,因此把IPA分析图的纵坐标起点刻度设为3.0,终点刻度设为4.4。同样,满意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05和2.90,所以IPA分析图的横坐标起点刻度设为2.8,终点刻度设为4.2。然后根据表3.7数据,计算出20个构成要素重要性和满意度各自总的平均值,分别为3.736和3.429,以此刻度作为参照线将坐标系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根据各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实际分值在坐标系中标注各点(如图4.4所示)。 由图4.4中得出的各象限指标名称及数量整理后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IPA分析的会展项目环境评价 (1)主要劣势 1.展馆设施。参展商对会展场馆的重要性评价远高于满意度评价,因此会展场馆处于主要劣势的象限内。目前,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场馆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而福建省的会展场馆逾20个,但是整个安溪县都没有一个专业性设施齐全的会展场馆,缺乏专门性会展场馆是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主要劣势之一。 2.展会品牌。在第一象限的6个要素中,展会品牌的满意度最高,处于第一、第二象限的边缘位置。展会品牌的满意度稍加提升就可能进入第二象限,成为主要优势。目前安溪县会展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亟需通过成功的展会品牌以打出自身的知名度,在展览会的品牌上与周围的厦门市、泉州市区甚至是晋江、石狮相比仍缺乏竞争力。安溪县应该利用其独特的茶业贸易和推广作为优势,对会展业的发展规划进行更深层次、更为周全的定位,大力培育中小型的名牌展和精品展,提高展会的品牌,使其转换成为竞争优势。 3.展览服务。展览服务在参展时的重要性评价统计中平均数高达3.89,可见参展商对它的重视程度还是普遍较高的,然而安溪县这方面的发展速度缓慢,从对泉州市展览服务公司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展览服务与展会品牌建设往往密切相关,一方面,展会品牌的高低决定了展会主办单位、参展企业以及展览服务企业的实力水平,另一方面,主办方以及展览服务企业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强化展会的品牌形象。因此,加强对会展服务企业的支持有利于展会品牌的提升和整个展览环境的优化,这是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优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4.商务服务设施。参展商对商务服务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商务服务设施应是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提升的重点。安溪县周边的商务设施和商务功能已相对完备,但总体而言仍不十分成熟,数量较少,覆盖类型比较单一。例如,安溪县的商业繁华区长期集中在县政府所在的凤城镇地区,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也属此处最为密集,而周围其他地区租赁业相对比较薄弱,商务服务、企业管理等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所以应加安溪县周边商务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满足参展商的需求,从而提高参展商对商务服务设施的满意度,使其真正成为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中的主要优势。 5.产业基础。一直以来,茶业、工艺业、建材冶炼业是安溪县的支柱产业,这几年来三大支柱产业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从2003年的35亿元、13亿元、5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55亿元、23亿元、74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0%以上,支撑起安溪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实际上除了这几项支柱产业的发展较为良好,安溪县其他产业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特别是在第三产业方面,上升空间依然很大,各项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且差距较大,所以政府应大力发展大三产业,积极促进产业平衡发展。 (2)主要优势 1.城市交通。交通拥挤问题一直与城市的发展相伴而行,但是从参展商对城市交通的满意度可以看出他们对安溪县目前的交通状况比较满意,因此城市交通是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次要优势之一。对于县城区内举办的会展项目活动来说,交通方面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足以满足活动的要求。 2.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是城市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城地区作为县政府行政中心长期作为建设重点,加上县政府一直以来坚持实施的县容优化工程收效明显,使安溪县的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这是会展项目环境中的优势。但是我们从图3.6中也可以看出,这两方面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仍存在一定差距,说明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在现有基础上稳步提高,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其优势更加鲜明突出。 3.城市治安、经济与政策。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城市治安是参展商最看重的,也是最满意的会展项目环境要素,构成了对参展商最主要的吸引力。表明安溪县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城市治安环境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不仅可以增强参展商和观众的参展意愿,而且有利于提升参展商对参加安溪会展的信心,因而是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中的主要优势之一。 (3)次要劣势 1.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购物、旅游和休闲娱乐虽然不是参展商在展览会期间的主要目的,但是有助于满足参展商的个性化需求,是展览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有效补充,在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会给参展商对安溪县的总体印象造成一些影响。因此应针对参展商作为商务客人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以满足参展商特殊的消费需求。 2.餐饮服务。参展商对餐饮的重要性评价最低,并不是说参展商不需要餐饮服务,而是在展览会期间参展商对餐饮没有过高的要求,以方便、快捷、卫生的快餐为主,因此拥有完善的餐饮配套设施是对会展项目环境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虽然安溪县的餐饮店数量并不少,但是缺乏明显的本地饮食特色供应,所以特别需要开发具备特色和档次的餐饮企业,以有效解决展览会期间的用餐问题。 3.人均收入水平。著名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Victor R. Fuchs,1980)曾对第三产业各个部门的就业比例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服务部门就业比例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均GDP的增加和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是正相关的。所以对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安溪县来说,这也是制约其第三产业(包括会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府在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应该重视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4.开放程度和辐射能力 安溪县虽然是对外开放县,但是地处山区,对外联系相对不便,虽然经过了多年的交通改善已大大提升了其对外联系的密切程度,特别是对外茶叶贸易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知名度越来越广,但是相对于一个会展城市应具备的开放程度和知名程度而言,仍然迫切需要大的提升;而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则微乎其微,却往往成为被辐射的对象。茶叶作为安溪的一张名片,如何充分利用这张名片发展独特的会展业,完成华丽的转身,对安溪县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关起门来搞建设”固然不行,如何开好这扇“门”更值得深思。 (4)次要优势 1.酒店服务。虽然与周围的厦门等地区相比,安溪县的星级酒店数量较少,且在知名度上远不及其他的知名酒店品牌,但是由于目前安溪县所办展览的规模和档次有限,决定了参展商对酒店并没有过高的需求。由此看出,酒店服务能否满足参展商的需求是取决于一个符合城市定位的、适合参展商实际需要的合理的酒店结构。 2.旅游景点。旅游虽然不是参展商在展览会期间的主要目的,但是有助于满足参展商的个性化需求,吸引参展商和观众到此参展参会,并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是会展项目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有效补充,目前安溪县的旅游产业也正处在升级发展的阶段,针对更广泛的旅客类型进行重新定位,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以满足参展商特殊的消费需求。 3.商业氛围。商业氛围虽然也是主要优势之一,但在六个主要优势中的满意度最低,优势也最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安溪县特有的地区现状所致,安溪县内的商业街区经常人群密集,商业品类经营虽然分散,但观察安溪其他乡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发现他们喜欢逛街,特别是乐于到县城中心购物,而商家的经营也自觉或不自觉的集合在县城几处。虽然在这些集中区域商业氛围浓烈,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商务设施和商务功能并不十分成熟,且过于集中和狭小。 4.综合办展成本。综合办展成本在对参展商的调查中重要性均值为3.71,而安溪县虽然只有3.58,但对于安溪县来说,这是一个劣势所在,如果政府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不能通过有效措施降低不必要的办展成本,那么会展业的发展将继续受限,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五章 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优化建议 从上文中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总结可以看出,主要优势多为安溪县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安溪县会展业发展所提供的优越环境以及蕴含的无限商机;而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会展场馆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改善。因此,优化安溪县的会展项目环境必须从政府和业界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成立安溪县会展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会展行业协会 第一,在展览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来统一引导和协调本国和本地区内会展业的发展。同样,安溪县的会展业发展也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全县的会展项目、会展企业等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例如,制定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章程,维护有序的市场秩序;对展览名称给予类似商标的保护,制止展会的雷同,保护知识产权和名牌展览;协调会展场地、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保护好各方的正当利益;加快安溪县会展场馆设施的建设等。 第二,成立安溪县会展行业协会,协助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协调政府管理部门和会展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为各会议展览相关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和指导。 二、为安溪县会展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根据福建省会展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政策,结合安溪县主要城区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竞争态势,针对安溪县会展业发展的自有特点,制定安溪县会展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用于指导全县会展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建立健全与会展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的制定,以规范会展主体各方的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安溪县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三、继续维持安溪县内良好的市容环境 第一,完善县内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程,包括会展场馆建设、城市文明建设和道路养护等一系列工作。 第二,加强对市容环境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随便张贴广告、乱写乱画、路边及商业热区内乞讨等现象的整治力度。 四、扶持会展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第一,降低会展相关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并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同时注重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各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则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改变目前的会展企业真空现状。 第二,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本土会展企业与县外相关组织开展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本土会展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安溪县会展企业的综合实力。 第三,与有关院校进行合作,有针对性地对本土会展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并积极引进各地会展专业人才资源,奠定安溪县会展经济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打造安溪县的“会展商务服务功能区” 安溪县城地区商业氛围浓厚,区内的商务服务、餐饮、娱乐等业态也初具规模,但还不能完全符合参展商的要求。因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商业氛围,引入商务服务企业,丰富娱乐业态以及餐厅、咖啡厅、茶吧、酒吧等餐饮企业的种类和档次,建立积极健康的、符合参展商娱乐需求和消费特点的娱乐中心,打造一个以县城地区为中心,覆盖周边一定区域的“会展商务服务功能区”,以凝聚参展商会展商务活动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功能,增强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商务活力。 六、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不断推进安溪县会展业与旅游、娱乐、购物的融合和互动发展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特别应借助安溪县下辖各镇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客户流量,并结合县城在餐饮、娱乐、购物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商务购物旅游。同时要加强安溪县作为一个商务购物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在会议和展览现场、公用设施和公路两旁的平面广告宣传安溪县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内涵、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导客人消费,以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和商业的互动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作品图片

  •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 福建省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考察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以“发展安溪县特色的会展业之路,实现新一轮的经济飞跃发展”为基本思路,通过全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在总结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业界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其会展项目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安溪会展业的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严密的综合分析及专业的理论支撑,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会展项目环境,可以补充目前学术界对于发展地区会展业、提高地区会展业竞争力必备条件的纯理论研究,特别是把会展经济与地区特色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出“发展地区特色会展经济”的新视角和新思路,这在国内外目前都处于领先地位。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和理论基础支撑下,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的分析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将为国内许多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地区可以提供有益参照;同时可以作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决策提供参考借鉴,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文中对安溪县的现状分析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既广且深,不论是对当地政府、商界,还是外来商业机构都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随着安溪县地区经济和茶叶贸易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作为茶业推广的新形式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展项目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 截止2009年末,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展项目数接近4300个,但在安溪县,直到2010年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展览会;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展馆共计800多万㎡展览面积,福建全省会展场馆总面积为34.2万㎡,而安溪县至今没有一个会展场馆,这两项简单的数据对比向我们揭示了安溪县会展业起步滞后、发展缓慢的问题。为了解决安溪县发展会展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选取安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地区会展项目环境的内涵进行归纳和界定,再以此为依据对安溪县的各项会展项目环境构成要素加以解析; 第二,运用“重要性——表现”(Importance – Performance)的方法,对安溪县会展项目环境进行评价; 第三,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业界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进一步加强本项考察研究的实用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2009. [2]福建省厦门市统计局.福建省厦门市发展研究.2009. [3]福建省人们政府.2006-2015年福建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07. [4]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8. [5]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福建省安溪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 [6]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福建省安溪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 [7]安溪县志编纂委员会.安溪县志.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8]苑炳慧.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览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9]龙茂发.产业经济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326. [10]王述珍,庾为,李智玲.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商业研究,2009(07):115-119.

调查方式

包括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自发和其它等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会展经济的研究都处在不断的探索、丰富之中,彼此整体的重视程度也相差不大,但是在具体的研究细节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别。例如: 从研究性质来看,国内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偏向于理论层次分析,而国外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则偏向于实务;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会展产业综合性研究、会展业区域性问题研究、会展与相关行业相联系的实证研究、会展业竞争力的评价及相应指标体系问题研究、会展产业链问题研究、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会展地区或城市的具体规划研究以及会展教育发展这八个方面;而目前,国外会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会展市场营销研究、会展管理与战略研究和、会展影响研究和综述研究这几个方面。其中,市场营销、管理和战略研究是研究的热点。相较于国内会展经济理论研究中常见的理论层次分析,国外会展经济理论研究更偏向于实务;在研究视角方面,国内研究主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而国外研究更多关注酒店经营、酒店旅游、企业管理,重点在于研究如何挖掘会展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研究通常从各自学科理论出发,一般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而国外研究比较经常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得到的数据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从研究进程来看,国内对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逐步深入,而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研究视角也日益深化及新颖化、细化;而国外关于会展方面的研究专着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早,但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与国内相比较为缓慢。 本文以安溪县这一地区的会展项目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该地区具体实际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从国内外当前各方面研究内容来看,偏向属于国内的会展地区或城市的具体规划研究。而这些方面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栾贵勤、陈洁莹和王槊(2008)的关于建立南宁特色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等。 再从本文涉及的会展项目环境中的会展场馆、会展旅游和会展服务方面的分析来看,较侧重于务实,这与国外会展研究中的会展地点选择研究、会展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研究和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相对其整体上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则侧重对安溪县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具体建议,可以说,本文是一份结合了多种国内外会展经济研究方法的调查报告,更是一项针对具体地区特色会展经济的发展探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