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沿黄城市带环境承载力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环境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报告基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实际,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在1999到2008年之间的环境承载力状况,借此为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详细介绍: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从上表计算所得数据可以看出除2002年外,从1999年到2008年来银川市的排名一直为最高,说明这九年银川市的环境承载力最大,银川市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较低,到200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又较高,2002年到2008年又逐渐降低,且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为最高,说明银川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前列。银川市1999年到2000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之后的八年里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都有所上升,但总的还是第三产业占比重较大。从2003年到2008年银川市的工业烟尘排放量和SO2排放量都较高,废水排放达标率为最高,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也较高,因此,银川市在九年间排名在前。 贺兰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属银川市郊县。东邻黄河,西望贺兰山,南依首府银川市,北接石嘴山市平罗县。从上表研究得贺兰县2002年较2001年自然资源损耗上升,人口密度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经济发展增长,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较2002年自然资源富足,但人口状况不如上一年乐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2004年较2003年自然资源拥有量明显减少,但人口密度与自然增长率走升,第二三产业占比重下降,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综合排名下降。 永宁县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中部,自然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增长率较高和人口密度较高,自然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较快。GDP年增长率一直较高,一、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比重较大。1999年到2000年的人均财政收入、支出较低,从2001年人均财政收入、支出慢慢上升。 永宁县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量较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万元GDP废气排放量和固体产生量相对较低,但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很高。而资源消耗较高,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产值单耗较高。综合上述因素,永宁县在这9年间排名是比较靠前的。 灵武2000年较1999年自然资源下降,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稍有下降,从而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2001年较2000年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呈下降的趋势,人民的生活质量状况没有明显的变化;2002年较2001年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升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同时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得到改善,其综合排名升高了;2003年较2002自然资源减少,人口密度稍有升高,GDP增长率提升了,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加重了,所以综合排名有所下降,因此表明自然环境承载力下降了;2004年较2003环境污染加重了;2005年较2004年自然资源有所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人口密度下降,经济发展水平下降,环境污染相对降低;2008年较2007年自然资源有所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明显下降,经济发展基本稳定,但综合排名下降,表明环境承载力下降了。 石嘴山市2000年较1999年自然资源拥有量减少,人口状况更佳,经济发展状况基本持平,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1年较2000年自然资源状况不乐观,人口状况持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如00年,因此综合排名下降。2002年较2001年自然资源状况乐观,但人口密度有所下降,经济发展转好,排名上升。2004年较2003年自然资源状况基本持平,人口密度与自然增长率下降,经济稍走下坡,人民生活不如2003年。2007年较2005年自然资源状况不乐观,人口状况转好,经济发展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稳步增长,2008年较2007年自然资源更加充足,人口密度与自然增长率显著上升,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综合排名上升,表明环境承载力大大提高。 平罗县位于宁夏平原北部,土地肥沃,经济增长主要以农业为主,煤炭资源丰富。从上表分析得1999年到2003年人口增长率较低,人口密度适中,从2004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大。GDP年增长率一直较低,人均财政收入、支出也较低,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高。1999年到2001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2003年到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又较大,从2005年之后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都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工业烟尘排放量和SO2排放量较高,但废水排放达标率较高,而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综合能源消耗量较高,而产值单耗最低。因此,在1999-2007年综合排名处于中间位置。 青铜峡2000年较1999年自然资源下降,人口密度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稍有下降,经济发展增长,人民的生活更加好了;2001年较2000年的自然资源贫乏,人口密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呈下降的趋势,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2002年较2001年的人口密度升高,GDP年增长率升高了,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同时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综合排名升高了;2003年较2002自然资源减少,经济在发展,但是相对来说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综合排名下降;2004年较2003环境污染加重了,因此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是很好;2005年较2004年自然资源有所下降,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在下降,经济发展不明显,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下降,因此其综合排名下降; 2008年较2007年自然资源有所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人口密度稍有上升,经济发展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综合排名下降,表明环境承载力下降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宁夏沿黄城市带已成为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高地,其战略意义和地位十分显著。建设宁夏沿黄城市带其内涵是把我区沿黄河流域的各个城市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办法,统筹区域产业布局,推进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构筑起沿黄河城市经济带,跻身西部城市带(群)建设行列,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1.由于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环境承载力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2.能够熟练的运用EXCEL,spss16.0等计算机程序处理数据。 先进性:1.本课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 独特之处:1.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此次项目,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 2.用量化的指标来评价以银川市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的环境承载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建设宁夏沿黄城市带其内涵是把我区沿黄河流域的各个城市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办法,统筹区域产业布局,推进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构筑起沿黄河城市经济带,跻身西部城市带(群)建设行列,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术论文摘要

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及其可维持养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报告基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实际,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在1999到2008年之间的环境承载力状况,借此为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获奖情况

于2011年5月荣获第七届“挑战杯”宁夏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鉴定结果

本作品创新性非常好,但是指标体系建立的不是很完整,自然资源里水资源没有建立。

参考文献

宁夏沿黄城市带 因子分析法 环境经济 应用生态学报 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与防治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与管理 宁夏沿黄城市带城市间内在功能联系研究——基于城市流视角的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宁夏沿黄城市带人居环境研究(2010) 在描述宁夏沿黄城市带人居环境的现实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要着眼于沿黄城市带的整体布局,采用“一大三中”的同城化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银川市要向大城市迈进,石嘴山、吴忠、中卫要建成中等城市;与此相应,宁夏可以放弃“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的传统模式,推进一般建制镇向“一大三中”城市转移。同时,要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项目科学决策机制;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与水平;加强政府调控,完善人居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人的城市化,提高人口素质,为优化人居环境培育高素质居民。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浅析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宁夏沿黄城市显示着巨大潜力。因此,全力提升沿黄城市带(群)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就能够整体提升区域创新力、可持续发展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对于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文章首先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区域发展现状、区域发展动力格局以及一体化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分析,得出对于宁夏沿黄城市带而言,区域旅游一体化对宁夏沿黄城市带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可以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导。然后从资源、交通、市场和信息方面对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以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基础,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战略,构建了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平台体系,在整个的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平台体系中,重点分析了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