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天国的信仰,人间的情怀——关于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之贡献的调查研究
小类:
哲学
简介:
本研究报告系当代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之场景与经验的现象学描述与分析。文本对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所提供的精神资源、灵性资本、社会技术、心理保健进行了广视角的呈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时代主题保持和谐一致的经验进行了诠释。最后还就当下中国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的若干现象与困难进行了指认,并就困难的解决进行了理论思考。
详细介绍:
本课题系当代中国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之场景与经验的现象学描述与分析。文本通过诸多个案对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所提供的精神资源、社会资本、灵性资本进行了呈现,并从政治文化学、社会管理学、民族文化学、民俗心理学、社会语用学、艺术文化学等知识视角网络对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时代主题保持和谐一致的经验进行了诠释:国家政治文化对中国宗教公民身份的再造、政府搭建了宗教关系和谐的平台、中华“和”文化传统对植入宗教基因的裂变以及中国宗教自觉的社会语用技艺、文化宗教风格;在此基础上,还就当下中国宗教和生共在的若干困难进行了指认,并就困难的解决进行了理论思考。 通过对调查信息的整理提炼,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力量,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因素。 1. 国家政治文化对宗教身份的再造 客观地说,西方的“公民宗教”观念在当代中国教界尚属缺席。中国宗教的“国家公民”意识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与身份定位达到了一个相当科学、十分准确的水准。李瑞环同志在会见美国基督教会联合会访华团和2001年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各宗教倡导的伦理道德都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弃恶扬善、造福人群的内容,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基督教的‘荣神益人’,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救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等等。这些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些内容有许多与我们共产党人所倡导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同宗教信仰者的区别,只是对事物本原的认识和追求目标的方式上的区别,而目标本身常常是相同或近似的。”宗教人士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2010:292,300)“中国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某种相似性”、“宗教界人士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等等,这些关于当代中国宗教和宗教人身份性质的陈述,作为一种政治叙事,不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与态度,而且,它也创构了一种新的意义网络,激发了栖居于这种意义网络中的居民的自我身份想象——不是“牛鬼蛇神”,而是一种文化;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国家公民。作为是国家公民,我们不仅与其他人一样拥有各种合法权利,而且还应当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秉担相应的责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和谐宗教关系则为其一)。 2 政府搭建公共文化平台 近年来,我国各级社会管理和宗教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 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引导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一致,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新途径。对浙江、安徽、新疆、四川等地宗教管理部门的调研发现,尽管各地“引导”路数不同,但管理创新,营构环境,为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搭建公共文化平台是其共性。如成都市民族宗教局近年来围绕“和谐宗教关系”这一主题,在全市宗教团体中开展“主张爱国爱教,建设人间净土;主张相亲相爱,培养兄弟友情”等系列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全市五大友教道风道德有了很大改观,关系和谐。安徽省宗教管理部门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经验:(1)宗教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每3各月进行一次五大宗教联系会议,以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2)各宗教团体在政府的引导下联合起来参加“宗教与和谐安徽建设”活动。例如,2007年,省级五大教团体负责人联合向全省信教群众发出了“发挥优势,共建安徽和谐宗教;五教同光,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倡议;2009年庆祝国庆60周年举行的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各大宗教组织积极参与;2010年,全省宗教界以“我为和谐安徽做贡献”为主题,自下而上开展和谐论坛活动,收到论文200多篇,省宗教主管部门对17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3)对宗教教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增强民众利益责任感和法律法规知识。(4)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保问题计划于2011年至2012年内解决。杭州市萧山区民族宗教局则定期组织一些座谈会、研讨会,让不同宗教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思想;他们还为生活困难的教职人员解决生活问题,对60周岁以下的教职人员,还给他们额外参保。还有常规培训,每年都会选2到3名教职人员去上级部门参加培训;本区的培训所有教职人员都要来参加,而且每年有好几次。平时也组织一些活动,让不同宗教来共同参与,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和互动。通过这个公共平台,各宗教获得更多相遇、交流、理解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淡化其特殊的宗教身份感,而且通过互相阅读和反身阅读,还可使各宗教认识到诸神同一,诸教同源,诸信众皆兄弟姐妹,诸信仰“终极”为神圣,“现实”为增加人类福祉这一信仰真谛。因而,各教信众应情同手足,友好相处,和生共在。 3 民族文化促使宗教基因裂变 中华文化素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而闻名于世。中国人最懂得“和实生物”这个朴素而又深刻的宇宙/世界/社会存在与运行之理。中华民族的文化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这种多元文化和生共在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 怀柔远人”的文明史,也为各种植入的文化(宗教)提供了多元包容的精神灵感。正如我们在山东省潍坊市景之镇班家庄调研问及“您如何看待村里人的宗教信仰”这个问题时,一位村民说的那样:“我不信佛,也不信基督。至于别人信什么,那是人家的事。我不信也不反对别人信。”各种外来文化正是在中国文化宽厚包容精神的润饰下,不仅进行着其信仰故事的汉语化,而且也培育着自己包容和谐的文化心理。 4 讲究叙事的语用技艺 检视世界宗教冲突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宗教之间的误解、分离与对峙,甚至斗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与彼此的言说有关。如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贬损、对穆斯林的妖魔化表象等。(高长江,2008:133)也许正是基于对此的认识,中国宗教的高僧大德甚至于宗教管理者特别重视谈话的社会语用学,建构一种各宗教欣然接受的“共同语言” 。 5 走文化宗教之路 “宗教文化”和“文化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陈述的是宗教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后者凸显的是宗教由一种信仰理念向文化实践转型的这一维度;前者是依据某一族群的文化(神话)原型而建构起的系统化的教义、教律与生活方式,后者则表现为展演人类共有的文化戏剧、叙事人类共通的文化经验而使其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比如,关注人类共同的苦难、关怀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艺术或审美化风格等。可见,“文化宗教”更具多元、包容、无我的特征,因而,由“宗教文化”向“文化宗教”的转型,便为宗教与社会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构筑了一个文化地基。我们知道,对于一种宗教而言,信仰、教律与教义是其灵魂,是僵固封闭的,很难与他者达成让渡与共识;但文化美学不是这样,它是开放的、去主体(无我)化的。由于文化美学的开放性和对主体的消溶,不同宗教不仅可以于此坦率交流对话,而且还可以在这个文化舞台上尽性展演,彼此欣赏。安伦先生所畅想的人类宗教未来发展的前景——“宗教共同体”,即“接受共同的教堂、寺庙、宫观和团契,所有到场的各教人士都可互称兄弟姐妹,互敬互爱”(2010:162),也许只有在这个“文化美学”的地基上,即在“文化宗教”的场景下才能实现。

作品图片

  • 天国的信仰,人间的情怀——关于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之贡献的调查研究
  • 天国的信仰,人间的情怀——关于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之贡献的调查研究
  • 天国的信仰,人间的情怀——关于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之贡献的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充分挖掘与客观呈现中国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从而调整社会公众对宗教的凝视维度,激活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与潜力。 (2)通过本课题研究,可将我们学院风格的理论知识储备转化为实践智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社会系统论为基本范式。首先,进行社会调研,提取信息。之后,进行信息提炼、整合。最后,在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文本。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文本通过社会系统论范式的构建、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引入等各种方式的展示,对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所提供的精神资源、灵性资本、社会技术、心理保健进行了广视角的呈现;在此基础上,文本从政治文化学、社会管理学等知识视角网络对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时代主题保持和谐一致的经验进行了诠释。 独特视角——宗教与社会、与国家、与社会心理及不同宗教相和谐的理论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总结国家、政府在宗教管理,尤其是在宗教社会化、教界和谐化方面的经验,为日后各级社会管理、宗教管理系统提高宗教管理的水平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推进宗教界为和谐社会建设带出一个新的视角网络。 (2)发见与分析当前宗教与国家、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之间不和谐的现象与因素,并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以后宗教管理部门的“和谐宗教关系”工作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本课题系当代中国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之场景与经验的现象学描述与分析。文本通过诸多个案对中国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所提供的精神资源、社会资本、灵性资本进行了呈现,并从政治文化学、社会管理学、民族文化学、民俗心理学、社会语用学、艺术文化学等知识视角网络对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时代主题保持和谐一致的经验进行了诠释:国家政治文化对中国宗教公民身份的再造、政府搭建了宗教关系和谐的平台、中华“和”文化传统对植入宗教基因的裂变以及中国宗教自觉的社会语用技艺、文化宗教风格;在此基础上,文本还就当下中国宗教和生共在的若干困难进行了指认,并就困难的解决进行了理论思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瑞环:《务实求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求同与存异》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07。 3. 唐晓峰等:《宗教之和 和之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安伦:《理性信仰之道:人类宗教共同体》,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6. 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文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 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宗教与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P124。 9. 托马斯•F•奥戴、珍妮特•奥戴•阿维德:《宗教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 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 雷蒙•潘尼卡:《宗教内对话》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2. 保罗•尼特:《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3. 基思•福克斯:《公民身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14. 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15. 高长江:《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世界宗教研究》,2010.3。 16. 高长江:《天使的和弦——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冲突与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7. Hayek,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momics,London:Routledge & Kegam Paul,1967. 18. Austin J,1979,Philoso Phical,Pap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会议 书报刊物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 国内研究动态 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之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宗教学界、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而围绕此所进行的知识生产与话语建构也颇为壮观。其中,由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一批学者撰写的《宗教之和 和之宗教》(唐晓峰等,2009)一书,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该书通过对当代中国民间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理教义的解读,对各大宗教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神学实践”等不同的层面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宗教对和谐社会建设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不过,就目前国内理论界研究的总体态势而观,宗教与宗教关系的和谐、宗教与社会心理的和谐,还显薄弱。前者的研究态势为,现还滞留于不同宗教进行对话的机理爬梳(高长江,2008);后者的研究贪态势为,宗教徒的信仰心理机制研究,如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04),还没进入到心理和谐的领域。 2 国外研究动态 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是国外宗教社会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马克斯•韦伯以降,它就成为一种知识传统。这其中尤以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的《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1991)、托马斯•F•奥戴、珍妮特•奥戴•阿维德的《宗教社会学》(1990)为代表。前者通过对人类秩序化的本能与方式的分析以及对宗教“秩序化”功能的阐释,建构了该书的理论基调:宗教是人类进行社会秩序化的一种手段;后者则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了宗教可使社会价值神圣化、维系文化认同、实施社会控制、进行情感调解等社会功能。 关于宗教关系和谐,也是近年来国外宗教界、宗教学界关注的重点。但其运思点大都在宗教对话理论构建的层面。其中著名神学家汉斯•昆的《世界伦理构想》(2002)、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内对话》(2001)、和宗教学者保罗•尼特的《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2003)代表着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态势。 至于宗教与社会心理和谐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宗教徒宗教信仰、宗教仪式的心理机制与态势描写,如麦克•阿盖尔的《宗教心理学导论》(2005)就是如此。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