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在“限塑令”进程下白色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关于本溪市场及周边环境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小类:
经济
简介: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后称“限塑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生效。根据“限塑令”初期的执行状况还算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通过商家、消费者以及管理着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伴以塑料袋及其替代物的实用性的研究,最终得出大家三方主体应相互协作,共同促进“限塑令”有效实施的结论。
详细介绍:
“限塑令”实施9个月来,效果究竟如何?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调查发现,在很多购物场所“限塑”遭遇有“令”难行尴尬,有人甚至戏称“禁白”成了“白禁”。 一直关注“限塑令”实施效果的陈飞带来了一份《“限塑令”为何有令难禁》的议案。陈飞说,“限塑令”规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不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实际上农贸市场和几乎所有小便利店、食品店等不仅还在免费提供,并且超薄袋也仍我行我“塑”,商...(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当前“限塑令”刚刚颁发不久,又相继出台了塑料购物袋的有关使用和管理办法,在这些法规的基础上,“限塑令”初期执行状况还算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商家、消费者以及管理者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科学性 1、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事实说话,用数字作为支撑点。2、运用所得知识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及相关采访,为问题解决找到突破口。 二、先进性和创新之处 1、本文将通过商家、消费者以及管理者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大家三方主体应相互协作,共同促进“限塑令”有效实施的结论。 2、 本作品为小组成员亲身实践所获,拥有第一手详尽资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为政府和各级单位解决塑料袋使用问题问题献计献策; (2)为商家实施塑料袋收费行为开展提供新思路; (3)为企业成本的节约和环境维护提供科学指导; (4)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品摘要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后称“限塑令”),之后在3月和7月,又相继出台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及其补充意见。在这些法规的基础上,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生效。根据“限塑令”初期的执行状况还算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通过商家、消费者以及管理着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限塑令”的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07〕72号 2.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3. 每日商报 作者:杨俊 4.东方早报 2008年1月7日 5.温州都市报 2008年6月5日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限塑令”实施9个月来,效果究竟如何?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调查发现,在很多购物场所“限塑”遭遇有“令”难行尴尬,有人甚至戏称“禁白”成了“白禁”。 一直关注“限塑令”实施效果的陈飞带来了一份《“限塑令”为何有令难禁》的议案。陈飞说,“限塑令”规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不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实际上农贸市场和几乎所有小便利店、食品店等不仅还在免费提供,并且超薄袋也仍我行我“塑”,商...(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