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高校公选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课题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深入访谈法,从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四个维度,调查了目前高校公选课开展的实际情况,并着重探究了学生和课程设置两个维度,从中发现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进而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对公选课课程设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就改进和完善高校公选课质量做了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详细介绍:
公共公选课(以下简称为公选课)是高校应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向在校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国内外高校公选课的发展历程来看,公选课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展个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在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高校公选课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隐性逃课严重、管理纪律松弛等,没有达到开课的真正目的,这不得不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正是从这种问题意识出发,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从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四个维度,调查了高校公选课目前开展的实际情况,并着重探究了学生和课程设置两个维度,从中发现了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如隐性逃课严重、管理纪律松弛、教学评价简单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对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议,课题组提出高校可以完善教学监督机制、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实行考学分离等建议,以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公选课。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深入访谈法,从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四个维度,调查目前高校公选课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发现学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通过紧密结合学校公选课开展的实际,进而有针对性地就提高学校公选课质量做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公选课,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同时调查研究学生和教师这两个群体,研究信息较为全面; 2.从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这四个维度,宏观地研究影响高校公选课质量的因素,并着重分析学生和课程这两个维度,将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3.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客观分析了当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紧密结合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的最新要求,就完善高校公选课质量提出一些建议,课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公选课开设的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中发现诸如隐性逃课严重、管理纪律松弛等问题。 课题组进而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对公选课课程设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就改进和完善高校公选课质量做了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公选课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

作品摘要

影响高校公选课质量的因素在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不同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通过调查问卷法和个人访谈法,以山东某省属重点大学为例,客观分析了当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隐性逃课严重、管理纪律松弛、教学评价简单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完善教学监督机制、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实行考学分离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文章发表在2011年第6期《教育界》杂志上; 文章顺利通过曲阜师范大学团委“科研立项”活动立项,并得到了学校的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尚武,刘济科.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引导和管理,切实保障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0(1). [2]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刘成新,李兴保.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 [6] 李 萍.美国高校课程选修制发展探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 [7] 熊匡汉.关于大学公选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6). [8] 郭德侠.大学公共公选课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6).

调查方式

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查阅法。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向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定性研究则主要对公选课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从国内外高校公选课的发展历程来看,公选课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展个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日益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重视。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北京科技大学的郭德侠副教授提出高校公选课应该下放课程权力、构建“营养合理”的公选课程体系、强化公选课指导以及加强监督与评价等指导性的建议,为公选课的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但通过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课题组发现,目前针对公选课的已有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研究过于狭窄 影响公选课质量的因素在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不同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只看到了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不能很好地从宏观上把握影响公选课质量的因素。 2.缺乏实证研究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证性质的调查研究,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某一高校开设公选课的实践活动。 3.理论缺乏时代性 教育要与时俱进,而目前对公选课已有的研究分析过于雷同,且理论缺乏时代性。 本研究正是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主要从学生、教师、课程和教务管理等四个维度,深入探讨研究影响公选课质量的因素;在具体的调查研究中,课题组着重对学生和课程设置这两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 此外,本研究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对公选课课程设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就改进和完善高校公选课质量做了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