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建构——以沈阳市为个案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学者们一方面侧重于从宏观制度视角研究农民工身份及身份认同,分析制度在促进和阻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的研究则更多的是立足于城市或研究者自身的视角,前者通常易于忽略非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 而那些蕴含在人们文化中的、定格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迹——那种无意识的歧视和下意识的行为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型塑也是至关重要的。
- 详细介绍:
- 本文认为造成农民工身份尴尬境地的原因除了户籍制度之外,还有社会结构的定型化促使人们萌发出的“我们”与“他们”的类型化及文化认同,它们导致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无意识歧视”与农民工对排斥者的排斥。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应对二者的主体 性和社会制度进行双重解构和重构,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础上,实现他们从主体意识到个体行为的转型,建构个体对工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阶层一体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中国的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没有真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阶层一体化。本文从主体意识与行为选择的角度对这种现象做出进一步地解释,揭示其内在的因素。从分析社会结构定型化的现实后果到“体制身份”的破灭与文化认同,得出农民工能否适应变迁社会赋予他们的身份,既要取决于他们自身对文化归属的转变,还要取决于他们能否为城市文化所接纳和认同的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沈阳市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对一些研究主体意识的深度问题则采用了个案访谈的方法,有些个案还采用了回访的方式,对有些问题进行了补充和追问,收集了40个个案访谈,近十万字的访谈资料,确保课题研究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侧重于从宏观制度视角研究农民工身份及身份认同,分析制度在促进和阻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的研究则更多的是立足于城市或研究者自身的视角,这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从农民工主体角度研究自我认同就凸显出更有着实际的意义。
作品摘要
- 本文认为造成农民工身份尴尬境地的原因除了户籍制度之外,还有社会结构的定型化促使人们萌发出的“我们”与“他们”的类型化及文化认同,它们导致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无意识歧视”与农民工对排斥者的排斥。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应对二者的主体 性和社会制度进行双重解构和重构,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础上,实现他们从主体意识到个体行为的转型,建构个体对工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阶层一体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阿兰•图海纳,2003,《我们能否共同生存》,商务印书馆。 芭芭拉•F.瑞斯钦,2006,《就业歧视反思与矫正》,载莫洛•F.纪廉等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查尔斯•泰勒,2001,《自我的根源》,译林出版社。 C.H. 库利,2000,《人性与社会秩序》,载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 甘满堂,2001,《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建大学学报》第4期 吉登斯,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具海根,2001,《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3,《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路路:2003,《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友梅,2007,《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刘林平、万向东等,2007,《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梁丽萍著,2004,《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调查方式
- 问卷,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有关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研究大多数立足于宏观层面和制度背景,指出城乡的二元结构虽有消弱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危机,致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孙立平,2003;项飙,2000);还有学者分别从制度政策、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本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新移民进行了研究(文军,2005);而朱力(2000)则指出制度障碍、土地牵制、交往局限和社会歧视阻碍了滞留型农民工的身份转换与身份认同,这些都导致了农民工难以与城市和市民融合;也有学者从农民工主体角度对其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考察,王春光(2001)从城乡社会空间和群体社会记忆的互动视角考察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指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较第一代在身份认同等方面更具模糊性,易于诱发游民化倾向,成为问题民工;王毅杰、高燕(2004)从阶层认知的视角考察了影响流动农民身份意识的因素,指出主观感知的收入在城市中的位置、感受到的城市社会歧视、家庭对其外出务工经商的支持对其身份意识发挥着显著作用;陈映芳(2005)从市民权概念入手,在探讨乡城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时曾指出,身份认同是市民权的感受,是市民权的心理层面,是法律地位之外的另一种归属政治共同体的方式。许传新(2007)从城市生活体验、与市民的社会交往、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差异感、城市生活满意度等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