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上海商业银行税负优化研究--基于主从微分对策模型的实证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商业银行税收是一个必需严肃考究、深入改革完善的重大任务。商业银行是提供可靠财政收入的庞大来源,是稳固一国经济稳定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一个省时或一个国家而言,税制需要统一、公平与有效,因此在上海走入国际化舞台的准备阶段,将根基打牢方能有条不紊。 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尤其针对政府推动型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
- 详细介绍:
- 本文以上海这一金融城市的商业银行税负为研究视角,通过理论和模型实证分析,找出影响上海银行业税负水平的相关因素,从而在税制设计和最优税率选择上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同时我们认为我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此背景下进行上海地区银行业税负问题的探究更具现实意义和前瞻性。在关于最优税率的探究时,我们运用了动态的“主从微分对策模型”且主要针对银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角度,对如何处理好双方的博弈关系进行了探讨。 科学地讲,并非税负高就应该降、低就应该升,经济结构要素决定税负、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我们需要构造有利于资产质量提高的税制,从人、环境、资产等诸多方面理性研究分析问题,为中心建设、为经济转型做出一定贡献。 本文首先结合其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突出强调上海国际银行业中心建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变化,外资银行资产占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的比重等方面对上海银行业发展现状做具体综述。然后从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出发,以银行业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税负水平和税制因素对上海银行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其中主要包括:银行业税负水平测试,国际税率比较这两部分。紧接着具体分析了税制设计弊端的具体原因,由此引出通过实证分析,以主从微分对策模型为工具,运用最优税率理论寻找解决银行业发展的良方妙计。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影响银行业利润最大化及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最优税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税制改革和税负水平调整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即:突出重点—现状分析—搜集数据—设计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得出结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及金融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大量的金融机构为支撑,其中由以银行业最为重要。国际银行业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前提。 本文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以银行业税负为视角,通过对税负水平和税制设计的分析研究,找到影响上海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旨在在税制领域找到促进上海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选题角度。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银行业税负为视角,角度新颖,很具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在业内已有基础上,文章应用严密的推导和证明,更彻底地设计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税制方案,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难题。这一问题是业界尚未解决的。模型设计。微分对策模型是夸时期的动态模型,我们将其改良合理化运用在经济方面的研究,集合理性、首创性、独特性、创新性为一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目前在上海,90%左右的社会资源配置是通过银行这个渠道实现的。而在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这4家银行又占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将大有可为。目前上海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彻底地设计税制,能够更好地完成经济发展转型。我们站在个人与企业的角度,提出真正惠民强国的优惠政策,得出理论最优税负水平,设计出更适合经济发展转型的税率或税制。
作品摘要
- 银行业健康有效的运行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要想尽快建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首先要成为国际银行业中心。 本文以上海银行业的税负水平为研究视角,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和实际税负的测算,运用主微分对策模型得出量化的上海银行业的最优税率变化范围及税负水平指标,以及其对上海银行业经营绩效及资产质量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联动变量影响角度研究上海国际银行业中心建设与银行业税负水平及税制设计的关系,从而在税负调整和税制优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并运用最优税率理论得出理论最优税负水平,为推进上海国际银行业中心建设提供一些政策参考。 在分析上海银行业现状时,一方面列举上海银行业机构的变化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比较分析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变化。同时通过计算测试和国际对比分析,得出上海银行业实际税收负担和税率水平的变化,然后提出税制设计的弊端,分析原因。 以最优税率为理论依据,运用主从微分对策模型,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情况下得出最优税率的波动范围,同时综合分析税制因素对银行业资产收益等方面的影响,然后结合税制设计和税负水平调整,提出促进上海银行业发展的实质性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暂无
参考文献
- [1]陈菲,我国国有银行税收负担非税制因素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J]. 审计与研究,2006,(5) [2]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 [3]童锦治,吕雯.我国银行业实际税负水平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0,(2) [4]李登峰.微分对策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谢恒、韩克勇.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5]辛浩,王韬,冯鹏熙.商业银行税制影响的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与研究,2007,(12):37-39 [6]王刚,陶能虹.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研究[J]金融论坛,2007,(2) [7] 王桓,王淑云,于健.目前银行业税负问题思考:基于河南的数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8). [8](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Christopher Heady.Optimal Taxation as a Guide to Tax Policy:A Survey[J].UK:FiscalStudies 1993 VoL14. [10]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调查方式
- 数据来自统计报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各大经济论坛等一手相关资源;时事热点来自书报刊物、时事新闻等前沿传媒载体获得。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已有的关于商业银行税负问题的研究中,基本都着眼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层面,鲜见于关于一个金融中心城市的研究。国内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税制设计不科学等因素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税负水平偏重,且已影响到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也影响到了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辛浩、王韬等(2007)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税制结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营业税的扭曲效应及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谢恒、韩克勇(2010)通过对商业银行税收负担总量和结构的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所缴纳的税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对其资产收益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王敏、龙腾飞(2010)却认为税负对优势资产具有指示作用,通过对银行业的税收负担全面分析,认为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并不是很重,银行业税负水平高正是其经营绩效水平好的体现。同时关于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税制因素,如陈菲(2006)以非税制因素为视角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税负过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非税制角度得出相关对策建议。国际方面,目前关于商业银行税负问题的探究较少,Alan J.Auerbach(1987)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情况下,征税通过调节银行资产收益率对银行业的资源分配生产关系产生影响。Jamers R.(1987)通过对商业银行营业税进行研究,认为营业税对于资产业务利息收入和成本核算影响较大,并得出商业银行营业税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扭曲效应。总体来看,关于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研究主要通过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其中规范,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比较少,且关于最优税率理论的探讨几乎没有。最优税率是指税制设计坚持“公平”,“效率”原则,通过运用“社会福利函数”工具,确定一个适当的税率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关于最优税率的研究,国际学者以取得很多理论成果,拉姆齐(Ramsey,1927)指出:欲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应当和每种商品需求数量减少的比例相等,即拉姆齐逆弹性法则:对缺乏弹性的商品,可实行高税率。鲍莫尔(Ballmol,1967)通过每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互不相关这个假定,推导出反弹性法则:只要商品的消费是互不相关的,税率就应当与需求弹性成反比例。米尔利斯(James A·Mirrlees,1971)通过数理模型研究了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化问题,并得出边际税率相当低,实际上所得税并不是一个很有效地缩小不平等的工具等重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