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重大国家事务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与压力应对研究--以三千名大学生志愿者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认同理论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结合肖计划等所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压力应对方式以及二者之间地关系。
详细介绍:
在认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手段,提出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自编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结合肖计划等所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压力应对方式以及二者之间地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知、角色价值和角色技能得分很高,角色冲突得分...(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大学生志愿者在国家重大事务中的出色表现受到高度赞誉。本研究旨在探究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心历程,包括志愿者角色认同以及压力应对方式,以期为志愿者的选拔和培养,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以在认同理论为基础,自编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使用应对方式问卷,以3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地角色认同特点、应对方式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通过科学的问卷编制流程自编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对北京、上海十余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滚雪球抽样调查,合理运用各种科学统计手段,揭示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状况、压力应对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 先进性:国内对志愿者角色地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数据。本研究用科学的工具进行大样本调查,有丰富的数据。 独特性:目前国内没有成型的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故本研究自编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角色认同与压力应对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积极行为地塑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启发意义。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必将越来越大。要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就需要在志愿者的选拔和培训方面进行更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志愿者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作品摘要

本研究以自编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和压力应对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志愿者在角色认同量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志愿者在角色价值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四志愿者的,大二志愿者在角色技能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志愿者,大四志愿...(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研究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091063550 经费:30000元)

参考文献

1.(角色 or 群体) and 认同 (role? or group) and identity 2.应对 or 压力应对 cope or coping 数据库包括CNKI,维普数据,web of science,Elsevier SDOL数据库,EBSCOhost数据库

调查方式

通过走访和问卷的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角色认同的研究 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源于拉丁文idem (李素华,2005),是指人们对自身同一性的意识,强调个人或者群体的自我建构。沙莲香(2002)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是维系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李素华(2005)认为,认同包括个体自觉地以所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角...(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