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茴香内生菌分离鉴定及生防功能的初步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茴香内生菌进行分离筛选,选育出具有明显抑菌功能的NHJ-1.3菌株,为发现新的生防菌株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
详细介绍: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近几年被人们广泛关注。然而所谓的植物内生菌是指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生活在活体植物组织内、又不引起植物明显病害的微生物。内生菌的应用相当广泛。生物医药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抗菌,抗肿瘤等方面,乃至在抗艾滋病病毒HIV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在农业生产中, 内生菌的应用更是显示出其巨大价值,人们常利用内生菌增强宿主植物抗逆境、...(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茴香作为一种经济植物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不容易遭到病虫害,鉴于这一特点考虑到是否是由于其内生菌或其内生菌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本课题通过对茴香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功能进行研究,分离出具有明显生防效果的内生菌,为发现新型生物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实验开创先例,对茴香内生菌进行分离及生防功能的研究,测定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对发现新的有益于生防的菌株,并将其运用到生物农药方面,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茴香组织中分离新的具有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为发现新的生防菌株提供理论基础,扩大了药用微生物的范围,促进我国抗菌活性物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生物农药方面潜力巨大。

学术论文摘要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木兰科八角茴香的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50株,其中真菌8株,细菌42株,采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38种内生菌对黄瓜枯萎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NHJ1-1.3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对所分离出的NHJ1-1.3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荚膜,周生鞭毛,有芽孢且较大。用对峙法测定所分离出的茴香内生菌NHJ1-1.3对玉米大斑...(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该论文通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资料以及对课题实验的充分概括分析所著,为课题实验申请人独立完成。

参考文献

[1] 郭梅,闵凡祥,王晓丹,等.生物源农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7,21(4): 227-230 [2] 王琴,蒋林,温其表.八角茴香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5(5):18-22 [3] 梅林,宋世远,余荣升,赖容.八角简香抑菌活性试验研究[J].激光杂志,2010,3:171-173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起始于19 世纪中叶,De Bary ( 1886)首先提出植物内生菌一词“endophyte ",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先后在几种牧草植物中发现了内生真菌,对植物内生菌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自到1977年Bacon等人发现高羊茅内生真菌与牛的中毒症状相关后,才引起广泛关注,在其后的十几年时间,侧重于草本植物内生菌研究,特别是对感染内生菌的牧草对草食动物的影响以及对...(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