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东北儒学教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东北文庙现状、问题与对策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形成七大板块:东北地区文庙的起源和发展;东北地区现存文庙调研情况汇总;东北文庙现存问题与分析;东北文庙对儒学传播和教育史发展的促进;东北文庙教育遗产价值体系分析;兴城文庙、长春文庙教育遗产价值利用的个案研究;东北文庙教育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同时结合东北文庙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特性,力求达到深入挖掘东北文庙现代价值,提出切实可行保护与利用对策的目的。
- 详细介绍:
- 东北文庙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和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凝聚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推崇,经历了最初以祭拜孔子,到“庙学合一”,再到教育史上各大名儒名贤被请进文庙加以祭拜褒扬,东北文庙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被不断扩大,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传授儒家经典和宣传教化思想的文教圣地,是非常珍贵的教育遗产。本调研报告力求通过对东北地区文庙进行深度的实地走访调研,结合东北文庙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特性,深入分析和研究东北文庙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教育遗产为研究视角,探寻东北文庙自身所特有的教育遗产价值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形成七大板块:东北地区文庙的起源和发展;东北地区现存文庙调研情况汇总;东北文庙现存问题与分析;东北文庙对儒学传播和教育史发展的促进;东北文庙教育遗产价值体系分析;兴城文庙、长春文庙教育遗产价值利用的个案研究;东北文庙教育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同时结合东北文庙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特性,力求达到深入挖掘东北文庙现代价值,提出切实可行保护与利用对策的目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调研报告立足于教育遗产视角,以东北地区为研究范围,对文庙的利用和保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力求达到以下创新:第一,将文庙作为教育遗产进行研究,探讨该儒家文化元素在传统儒学发展史上重要价值,找出与当今社会的契合点,使文庙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在历史上与现实中达到统一;第二,研究东北地区的文庙保护与利用现状,以长春文庙和兴城文庙为个案,分析面临困境,总结经验教训,重点讨论教育遗产价值的发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为儒学教育重要载体的文庙,其珍贵的现实价值日益凸显,无论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深入研究东北文化、教育历史,都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东北地区现存的文庙数量少,保护和利用状况令人担忧。除极个别文庙能够比较有效的进行发掘和利用,并在现今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之外,很多文庙得不到重视和保护,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鉴于此,探讨东北文庙历史、现状和发展,挖掘其教育遗产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作品摘要
- 作为儒学教育重要载体的文庙,其珍贵的现实价值日益凸显,无论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深入研究东北文化、教育历史,都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东北地区现存的文庙数量少,保护和利用状况令人担忧。除极个别文庙能够比较有效的进行发掘和利用,并在现今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之外,很多文庙得不到重视和保护,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鉴于此,探讨东北文庙历史、现状和发展,挖掘其教育遗产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1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部分发表
参考文献
- 1王雷.中国教育文物:内涵、分类与收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李洪钧、刘兆伟.儒释道与东北教育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3王雷.儒学教育在东北近代的演变[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4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王鸿宾、向南、孙孝恩.东北教育通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文庙研究主要集中于山东、北京、南方等古代教育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研究薄弱。从整体上看,侧重于文庙发展历史研究、建筑建制、祭祀礼仪等,少有从教育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研究;从区域上看,侧重于古代教育发达地区文庙的研究,而较少对相对而言历史上教育不发达的东北地区的文庙进行研究。1、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对东北地区文庙最早的记述文献源于《后汉书•陈禅传》,记载东北历代文庙历史多为地方史志,如,《金史•选举志》、《元史•本纪》等。清朝统治时期的地方史志对文庙礼制有着详细记载,如:关于祭祀礼仪、制度方面研究的《文庙丁祭谱》(蓝钟瑞著);关于文庙历史沿革和流变方面的《文庙通考》(牛树梅著)。从文庙的历史沿革、发展流变、祭祀礼仪、从祀制度等方面做以研究。2、关于近现代专著。对于东北地区的文庙的记载多见于史书中相关的人物传记、祠祀、学校等部分,特别是东北少数民族教育史志中。《儒释道与东北教育史》(李洪钧、刘兆伟)、《东北教育通史》(王鸿宾等)等著作中对东北文庙有论述,涉及东北部分文庙的分布、历史、地理等方面。《世界孔庙》(陈传平主编,2004年出版)、《中国孔庙》(范小平著,2004年出版)等专著对全国各地分布的文庙的历史沿革、建筑建制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也对现代儒学的兴起对孔庙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3、东北文庙的文化、教育价值研究。《长春文庙祭孔的文化反思》(杨海龙、楚燕洁,《孔子研究2007年》)、《如何开发利用哈尔滨文庙的几点思考》(杨华等,《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等文章对当前东北地区和全国各地的文庙价值与利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东北文庙在教化、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等观点。4、东北文庙在国外影响。《中国和海外近邻文庙制度之比较》(孔祥林,《孔子研究》,2006年)、《孔庙在日本》(魏丽莎,《东方博物》,2004年)等文章对文庙在国外的影响和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但没有进行专题性的论述东北文庙对东北亚地区的具体影响。5、东北文庙其他角度。《中国孔庙研究初探》(彭荣,2008年)、《哈尔滨文庙的维修与保护》(刘岩,《北方文物》1993年、《兴城文庙》(阚谧丁,《辽宁名胜》)等对各地的文庙在地理上分布上、文化传播上做以详尽的论述,并从文庙的建筑学、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等不同的角度对于东北各地文庙进行了多种视野和角度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和详实,部分文章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