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此系统可以实现诸如社区医疗模式下的网络听诊及测量数据的网络传输,并通过心音信号处理、特征提取等方法,为病人提供初步的诊断结果;另一方面,听诊及心音波形的比对为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第三方面,在病人病历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用户独有的心音档案数据库,保存用户每次的就诊信息。
详细介绍:
本项目通过Internet建立远程医疗听诊系统,在医生端-客户端(患者)的架构下,设计并在软硬件层面完全实现社区医疗模式下的网络听诊。系统分为软件及硬件两部分:软件部分客户端实现听诊部位动态帮助,音视频通讯,心音的实时采集及传输,硬件切换控制等功能;医生端实现患者登录认证,心音波形绘制及包络提取,心音分段,音视屏通讯,患者个人信息存档等功能;硬件部分实现系统按钮响应,完成语音、心音输入切换功能。

作品图片

  • 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 此系统可实现诸如社区医疗模式下的网络听诊及测量数据的网络传输,并通过心音信号处理、特征提取等方法,为病人提供初步的诊断结果;另一方面,听诊及心音波形的比对为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第三方面,建立用户独有的心音档案数据库,保存用户每次的就诊信息。 基本思路: 本项目使用Internet建立远程医疗听诊系统,在医生端-客户端(患者)的架构下,设计并在软硬件层面完全...(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性:本系统利用MFC进行软件部分代码的编写,并通过调试;针对利用心音数据所画出波形的真实性,及采用希尔伯特黄算法对波形进行包络提取、去噪的可靠性,通过Matlab进行前期算法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所以原理科学、可靠。 先进性:系统设计达到了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且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关规范要求;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视频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论文“一种远程医疗听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获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CBME’09)青年论文竞赛新苗奖; 论文"Comparison of Six Envelope Extraction Methods Based on Abnormal Heart Sounds"被EI检索,检索号:20110113537084;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现场演示,图片及录像形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系统可以提高医疗体系的工作效率,通过交互式远程医疗听诊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使身处异地的患者和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会诊,节约时间,减少费用,提高效率。同时患者可以利用本系统进行周期性的自我初步健康诊断,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该模式能让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共享,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平、廉价与及时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让医务工作者能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对医学技术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远程医疗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研究宇宙飞船系统工程中,通过卫星对宇航员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遥测和监护,并提供可能的远程医疗服务[1]。自90年代以来,美国的远程医疗网络已经发展到数十个,乔治亚州已建有覆盖全州的远程医疗网络。随着远程医疗技术在美国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德国、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也相继开展了远程医疗...(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