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农村城市化进程现在在中国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农民观念的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通过做这项调查就是要明确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思想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脚步也适应时代的潮流而加快。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形态向城市社区形态转化的一种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给传统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必然与农民的传统观念发生猛烈的碰撞,因此应该将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上,突然成为了市民的农民不能马上适应城市的生活,虽然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但真正融入城市仍需一个心理过程。大体上来讲,大多数农民有以下心理上的不适应:一、从旧村到新房。在农村时白天可以跟邻里乡亲唠嗑,其乐融融,现在邻里几乎都不认识,交流少,有种被隔离感;晚上睡在新房里也不太好入睡,总没有农村平房土炕那种厚实感。二、从有地到无地。过惯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土地就是他们的根本,是他们的生活保障,现在一下子没了土地,心里总有种失落感,好像没了根的浮萍,无归属感。三、养老问题。到城市后,农民的负担增大,城市的各种费用都是他们从来没听过的,一旦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他们年老后的生活将会很难继续,这就让他们形成了对未来的担忧。四、就业问题。做了一辈子农活的他们,并没有多少适应城市生活的专业技能,跟不上城市工作的节奏,形成了心理就业压力。五、消费观念。一些致富后的农民,家用电器、高档家具一应俱全,惟独缺少一个书柜;每月不低的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自身文化教育的支出微乎其微。 还有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各项规章制度,而传统农民在乡下并没有过多的限制,生活往往显得散漫无序;城市文明重视信息,使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同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联系在一起,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而传统农民一般只注重自己的感觉,不重信息,狭隘的思维圈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生活不相适应。 当然,从总体上看,城市化地区的农民已远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旧式农民,他们中也有些通过自我的教育而科技致富的先行者。但也不可否认,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正处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之中,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旧观念依然存在。因此,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能不重视做好农民观念的转化工作。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思想观念往往能超前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转变农民观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一是广泛开展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应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教学中,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二要注重科普宣传,三要开展有关现代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二是积极组织群众的自我教育活动。首先是树立典型,开展现场教育。要大力宣传当地的科技致富户、艰苦创业者、现代企业家的事迹。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文艺宣传队、科研组织等农民自愿组织的团体,倡导新观念、新风尚;三是开展社区教育,创造有利于农民转变观念的社会环境。开展社区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农民转变观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国家的福利的保障,政策的健全,也是农民观念慢转变的催化剂。 总之,农民的观念意识的变化必将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彻底摧垮几千年来砌筑的小农思想的堤坝,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品图片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脚步也要相应的加快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形态向城市社区形态转化的一种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给传统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本质性的变化,必然与农民的传统观念发生猛烈的碰撞,因此应该将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参考各种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问题进行探讨。将东北三省的城市化地区作为代表,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家关注比较少又是实际存在的农民观念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农民观念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提供解决问题具体办法,为今后在全国各地解决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农民观念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依据和具体的实施手段。

作品摘要

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市化过程与农民的传统观念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农民到城市后产生了种种问题,阻碍了城市化的脚步,因此应该将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进行研究。 本课题以东北三省几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发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科学的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观念存在的消费观、土地观、择业观、宿命论观、婚姻观、教育观、价值观、文化娱乐观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宏观、微观两个不同方面来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使他们真正适应城市的生活,从而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脚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樊纲,武良成.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5. 2.张凯.城市化发展战略环境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7. 3.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 4.邓寒竹.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09,2. 5.范恒山.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6.章君萍.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之管见[J].今日科技,2006,3. 7.林芳.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及对策[J].经济前沿,2005,10. 8.蔡禾.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 9.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3,6. 10.林拓.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5.

调查方式

对比较典型的城市化地区进行走访,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派发250份问卷,收回250份,调查表共二十个选择题,从农民消费观、土地观、择业观、婚姻观、生育观、文化娱乐观、教育观等方面进行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国际上英国、美国、日本的学者关于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农村人口非农化问题,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文中以比较典型的英国为代表的强制性非农化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迁移的非农化转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非农化模式,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我国改革开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这样的举措为农民增收,国家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和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面对如此巨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如何很好的解决大农民市民化问题,通过对我国农民市民化内涵的认定,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研究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对策,解决好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拉动“内需”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城市化中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