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构建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北京、天津和保定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启动“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但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期大学生社区服务蓬勃发展,但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选取北京、天津和保定三个典型城市进行针对性调研。提出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将“政府”“高校”“大学生及其社团”“社区内的其他服务组织”“老人及其家庭”作为机制主体,运用国家、高校以及其他层面的制度保障机制长效运行。
- 详细介绍:
-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养老机构床位数紧缺的现状增加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为此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期,大学生社区服务正蓬勃发展,但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理论,欧洲的“科学商店”大学生社区服务模式,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益经验,选取北京、天津和保定三个典型城市,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现状、大学生社区服务意愿、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 在全面掌握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将“政府”、“高校”、“大学生及其社团”、“社区内的其他服务组织”和“老人及其家庭”共同作为机制主体,并提出综合运用国家、高校以及其他层面的制度全方位保障该机制的长效运行。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大学生社区服务事业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建立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居家老人的正式照顾力量,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基本思路:1、发现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稳定的支持力量,大学生社区服务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2、制定实施调研计划: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在北京、天津和保定三个典型地区进行调查;3、提出机制构建的路径:政府、高校、大学生、社区、老人是机制主体,并提出机制运行的配套制度和操作方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角度新颖:将老龄化中国的养老问题和大学生社区服务如何深化的问题有机结合,同时为两大领域提出发展建议;2、机制构建有亮点:不仅提出机制构建的主体内容,还提出多项保障制度和机制的具体操作方法确保机制长效运行;3、假设立足实践:项目基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志愿力量这一现实问题,构建长效机制是对现实情况的合理期望;4、大学生参与为老服务,是一种代际互动方式,代际和谐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现实意义:本项作品的研究成果,既适用于开展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域,同时也可运用于深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适用范围广,且能够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多元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特点,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实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理论意义:将养老服务和大学生社区服务两大研究领域有机整合,提出促进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研究方向,提供时新的研究资料。
作品摘要
-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养老机构床位数紧缺的现状增加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为此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期,大学生社区服务正蓬勃发展,但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理论,欧洲的“科学商店”大学生社区服务模式,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益经验,选取北京、天津和保定三个典型城市,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现状、大学生社区服务意愿、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 在全面掌握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将“政府”、“高校”、“大学生及其社团”、“社区内的其他服务组织”和“老人及其家庭”共同作为机制主体,并提出综合运用国家、高校以及其他层面的制度全方位保障该机制的长效运行。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大学生社区服务事业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被评为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在调查过程中获得资助。
参考文献
-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到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2、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1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为上百万名老年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3、全国老龄委2010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体满足率只有15.9%,其中聊天解闷服务满足率只有3.16%。
调查方式
- 1、选取北京、天津、保定三地为调研地点;2、以大学生、居家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作为调研对象。3、设计问卷、访谈提纲,确定抽样方法。4、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居家老人的照顾系统分为非正式照顾系统和正式照顾系统。前者是一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主要由家庭、朋友和邻居组成。后者是指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组成的照顾系统。姚远(2008)指出只有将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持续稳健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国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具有众多成熟的实践模式。如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理论模式和欧洲“科学商店”大学生社区服务模式。服务学习是一种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强调与高校课堂教育相衔接,不仅是单一的提供志愿服务,还注重在过程中增强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和能力。科学商店(Science Shop)是一种连接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科学商店的研究人员主要由大学教师和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学生组成。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科学素质,科学商店的成员以社区居民需要为基础开展针对性强、专业化高的志愿服务。 与本文相关的现有文献包括两部分资料,一是将为老服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之一加以研究,二是将大学生作为一支为老服务志愿力量进行分析。两方面的文献都鲜有对大学生参与为老服务的直接研究,关于大学生如何长期持续参与为老服务的研究则少之甚少。目前仅查阅到一篇关于广西南宁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联合组织的研究,指出在实践中,存在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力、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包括老人在内的社会力量对大学生为老服务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这也说明了要尽快建立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提供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学术界对如何扩大居家老人的支持照顾力量缺乏深入研究,对于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激励制度研究也更为鲜见。同样,无论是国外的高校服务学习研究,还是国内的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研究,都侧重在研究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侧重于探讨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的制度化、持续性建设,而缺乏对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某项具体服务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在充分吸取前人相关研究精华的基础之上,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具体服务项目,就如何构建大学生长期参与该项服务进行调查研究,希望有所新发现,以丰富为老服务和志愿服务的研究内容,为现实问题找到一些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