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贮前抗坏血酸处理对李果实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因为李子属于冷敏感性果蔬,但在不适当的低温下贮藏会产生生理代谢失调等冷害症状。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李子的技术路线,国内尚没有把抗坏血酸应用在预防冷害方面的研究,所以,该研究采用的技术简单、安全、有效、先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在抑制其它果蔬冷害方面也将同样有效。因为该抑制果蔬冷害方面的研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所以,把这一技术应用在建立农村示范基地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详细介绍:
- 长久以来,热带水果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往往都要使用低温贮藏的方法,但是过低的温度对于生长在热带或者亚热带水果的组织和器官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解决低温贮藏和热带水果冷害之间的矛盾无疑会对热带水果的运输储藏及相关产业起到积极且有意义的推动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贮前抗坏血酸处理对李果实冷害,可以看出贮前抗坏血酸处理对李果实的冷害确实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如果通过实验可以证实贮前抗坏血酸处理...(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写目的:解决低温贮藏和热带水果冷害之间的矛盾无疑会对热带水果的运输储藏及相关产业起到积极且有意义的推动。 基本思路:通过对比经过抗坏血酸处理后和没处理的的李果实的颜色、硬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和呼吸强度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分析了其在冷藏状态下冷害及生化变化。最后应用得出的结论来指导生产与实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制定了较为简单、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多次的重复实验,得出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先进性: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在果实中大量存在的小分子非酶类抗氧化剂,在植物抵制外界逆境胁迫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保护功能. 独特之处:本次实验不仅为大家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资料、结论,还可以指导生产与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对于热带李果实的冷害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深入研究其内在因素,针对于可靠的实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并请教相关领域的老师,得出一些可靠的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对于热带的储藏和运输相关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其他热带水果抗冷害方向起到了启示作用。
学术论文摘要
- 长久以来,通常采用低温贮藏以延长热带水果的贮藏期,但是热带水果在温度过低时会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抗病性和耐贮性下降,引起果肉褐变,果味变淡,食用品质下降等。 本文以串红李子为试材,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对低温下贮藏的李果实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贮前抗坏血酸处理能推迟李果实的后熟过程,着色过程缓慢,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受到一定地抑制,冷...(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于2010年9月在中文核心期刊《保鲜与加工》发表
鉴定结果
- 鉴定结果真实.
参考文献
- [1]王友升,王贵禧.冷害桃果实品质劣变及其控制措施[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4):465-472. [2]张广燕,王莉,杨建民,等.影响李果实贮藏保鲜的因素及贮藏技术[J].保鲜与加工,2004,(6):11-13. [3]都凤华,于伟,李柏,等.间歇加温对减少李子冷藏中低温伤害的作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4):91-93. [4]王艳颖,胡文忠...(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关于果蔬冷害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关于冷敏性果蔬冷害发生的生理生化、酶促褐变的机理方面以及控制果蔬冷害方面的技术研究相对较多,通常果蔬冷害的调控技术包括有温度调节、气调贮藏、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本研究就是采用化学物质处理方法中的一种抗坏血酸作为果蔬冷害调控措施。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在果实中大量存在的小分子非酶类抗氧化剂,在抵制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果实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