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主要以池州市为例来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宜居城市”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理念,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建设目标,是21世纪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详细介绍:
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城市观,是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因而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宜居城市理念主导城市化是一种科学的城市发展思路。目前宜居城市研究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阐述了有关宜居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了宜居城市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宜居城市究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以池州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宜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结合池州的实际情况。文章参考相关数据,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以人为本、生态性等原则构建了池州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针对池州市宜居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此项研究旨在为实现池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宜居城市”,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并期待为池州城市的发展和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池州市“宜居”将会强化“皖江城市带”( 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努力改善池州市生态环境尤其是加大城市宜居性研究,已成为提高池州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 此项研究旨在为实现池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宜居城市”,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并期待为池州城市的发展和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文章以池州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宜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结合池州的实际情况。文章参考相关数据,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以人为本、生态性等原则构建了池州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针对池州市宜居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努力改善池州市生态环境、提升区域投资环境质量、吸引更多外资、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等举措,尤其是加大城市宜居性研究,已成为提高池州市城市综合实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池州市是新建的一座城市,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因此我们在池州一开始的发展中就要贯彻建设成宜居性城市的理念,把池州建设成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及人文环境的完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

学术论文摘要

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城市观,是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目标。目前宜居城市研究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阐述了有关宜居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了宜居城市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宜居城市究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以池州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宜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结合池州的实际情况。文章参考相关数据,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以人为本、生态性等原则构建了池州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针对池州市宜居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此项研究旨在为实现池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宜居城市”,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并期待为池州城市的发展和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吴人坚、绿色财富和生态城市[EB],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网。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宁越敏、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1999。 [4]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 [5]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6]吴琳、宜居城市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李丽萍,吴祥裕。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16-2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最初宜居城市研究主要是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从19世纪开始,以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都市运动等为背景,追求城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职能成为英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田园城市”理论的重要代表作品。之后这一理念也传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对舒适和宜人的城市环境的追求,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宜居城市的研究历程是伴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国外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比较注重城市现有和未来居民生活质量的三大类因素,即适宜居住性、可持续性、适应性。 国内对宜居城市相关理论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其中,吴良墉(1990)在国内是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但他仍然认为:“人居环境评价标准的建立,目前仍是一项艰巨工作,需漫长过程”,由此可见,居住环境研究的艰巨性和必要性。之后,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如宁越敏等(1999)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人居环境的变化的机制等。李王鸣(1999)、陈浮(2000) 等也分别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杭州、南京和北京市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工作。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如张文忠等(2005)对居住空间区位优势和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进行了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北京市城市总规划(2004一2020)中将“国家首都、国队、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这是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2005年1月12日中国国务院常委会议原则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一2020)》,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这标志着宜居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宜居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了新阶段,引起了市民普遍关注,正促进其理论在探索中形成发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