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的重庆市旅游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本研究以重庆市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为主要内容,研究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的运营现状,找出现存问题。运用共生理论、竞合理论、博弈理论来解决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竞合问题,从非价格竞争和竞合理论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策略。通过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个例研究为重庆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提供案例研究和理论支持。
- 详细介绍:
- 本研究基于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以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地为例,通过细致专业的市场调查法和计量经济学数学方法,揭示重庆市旅游资源整合的内部机制,构建立体的、多维的旅游资源整合的宏观策略和微观模式,提出了打造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产业集群的具体策略。作为在校大学生来,能将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市场调查方法和数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本研究,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与社会,增强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学术界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了可操作的案例和思路。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㈠ 与重庆实际相相结合:借鉴国内外“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相关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实证分析其“竞合”问题,进一步丰富“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理论与区域整合营销理论。㈡ 提出切实可行的整合法案:定性和定量研究找出其实施竞合的可行性,提出竞合的策略和可行的竞合法案。㈢ 研究支持实际操作:提出区域资源整合,设施、客源共享,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共同发展的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一)研究的科学性:1)资料采集的科学性,通过实地考察收据一手数据,结合产业界统计数据、期刊数据资料、政府资料等二手资料仔细研读;2)研究模式的科学性,提出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以及具体的模式;(二)研究的先进性及独特之处:1)理论创新,重庆市区域旅游竞争局势激烈,形成了联合区域旅游的客观需求。2)研究对象的创新:选取的白市驿板块尚未有学者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三个景区的竞合及市场营销理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㈠ 与重庆实际相相结合:借鉴国内外“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相关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实证分析其“竞合”问题,进一步丰富“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理论与区域整合营销理论。㈡ 提出切实可行的整合法案:定性和定量研究找出其实施竞合的可行性,提出竞合的策略和竞合法案。㈢ 研究支持实际操作:提出区域资源整合,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共同发展的建议,为重庆建设“五个重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作品摘要
- 重庆有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他们是重庆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石。但目前重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尚未走上科学的道路,各景区间处于异常激烈的竞争之中,更多的陷入不合理的价格战。怎样实现旅游资源的科学整合,解决这种恶性价格战的困境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以重庆市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为主要内容。在文献资料研究、年鉴统计资料研究等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的运营现状,找出现存问题。运用共生理论、竞合理论、博弈理论来解决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竞合问题,从非价格竞争和竞合理论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策略。通过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资源的个例研究为重庆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提供案例研究和理论支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课题属于2009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旅游资源整合机制研究,并且本研究于2010年荣获四川外语学院学生科研立项一等奖。其中,论文“白市驿板块温泉旅游景区竞合可行性分析”“从“非价格竞争”走出困境的实证研究---以白市驿两大温泉景区为例”分别于2010年9月和12月发表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三、第四期;论文“基于调查分析的重庆温泉旅游市场发展对策研究”已被重庆社科院录用待发表。
参考文献
- [1]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2008,(02) [2] 韩芳 帕尔哈提•艾孜木.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南疆五地州旅游资源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254-256 [3] 饶龙先.从“博弈论”看整合价格战[J].商业经济,2008(11):34-36 [4] 张一平.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33-35 [5] 侯雁, 李炼. 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的前提与条件[J] .商业时代,2006,(10): 4-8. [6] 赵红. 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的成因解析与对策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5):28-31. [7] 刘立.电信市场营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戴桂林,王圣,任肖嫦.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06,(3) : 1-4. [9] 陈刚.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的探讨[J].经营管理,2009. [10] 韩立新.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战略[J].经济导刊,2007,(S1):7-8. [11]Padula,G.,and Dagnino,GB.Untangling the rise of coopetition:The intrusion of competition in a cooperative game structure 2007[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007,37(1):32—53. [12] 李蕾蕾.形象策划:理论与事务[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 [13] 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rketing(Eleven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
- 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集体组织 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基于区域旅游“竞合“理论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进行了一定研究。 关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理论,而区域旅游“竞合”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共生理论”。“共生” 又叫互利共生,是生物学概念,源于希腊语,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97年提出,其本义是指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最早将共生理论运用于区域旅游“竞合”研究的是吴泓和顾朝林(2004),他们认为:“一体化共生”是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对称互惠共生”是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该理论认为区域旅游地之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自愿通过市场主导共生界面,其发展实质是区域旅游竞争和合作的耦合联动。区域旅游“竞合”是指区域间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陶伟,2002);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杨培玉,2004)。具体地说就是:①区域旅游地在空间形态上聚集,成为各种旅游要素流动枢纽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孵化器;②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区域背景中实施资源整合;③实现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客源、品牌共享;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的共享;④完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和产业链;⑤加快城市通道和服务设施的配套与衔接;⑥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规范各地政策和制度等。就区域旅游而言,国内外学者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一些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理论研究不足。第一,大多研究直接引用国外的理论,较少结合中国实际对理论进行深化和改进。第二,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较多以宏观的国家和微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较少对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旅游产业层面进行研究。第三,目前,我国实施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性策略已经有很多的案例,但是一直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的研究。(2)缺少“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实证分析。(3)研究方法的局限。第一,理论分析多,实证分析不足;第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第三,单一研究多,系统分析不足;第四,研究方法单一。 本研究将突破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