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他们的青春何处安放?——对“蚁族”生存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小类:
社会
简介:
两年前,课题组开始对“蚁族”生存现状进行初步的调研并逐步着手探究走出“蚁族”部落的和谐模式。在进行社会实践、科技立项、论文发表后,课题组并未独步自封,为能完善“蚁族”生存现状的调研项目,依然经常走访“杭蚁”聚居区,与部分“蚁族”保持着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蚁族”群体在社会、媒体、高校、家庭等多方关注之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从这一刻就该行动起来,一起面对现实寻求解决方向。
详细介绍:
本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蚁族现状解析”、“蚁族产生并扩大的原因”、“蚁族问题的建议及对策”三大方面。其创新理念在于运用悖论原理进行原因分析,将发展和实践中的困境、社会进步与不成熟的一面相融合。针对“蚁族”现状提出适宜的和谐模式,为此设计三大工程方案,涉及高校引导、政府保障、个人自强等方向。并对课题组所调研的“杭蚁”走出困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勾画预想,从创业环境、教育改革、市场开拓三方面进行现状探讨。

作品图片

  • 他们的青春何处安放?——对“蚁族”生存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 他们的青春何处安放?——对“蚁族”生存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 他们的青春何处安放?——对“蚁族”生存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社会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另类社会群体——“蚁族”。本课题组深入杭州多所高教园区周围“蚁族”聚居区进行研究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建立联系、纪录片拍摄、数学建模等形式),对杭州地区的蚁族进行思想世界、行为特征上的探寻,并且运用悖论原理对“蚁族”产生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与诸多社会现象的关系,并提出对策建议,探求可行的脱窘策略,为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 本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为主要调查形式,以实地采访为辅助手段,采用典型调查与非概率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研中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 先进性、独创之处: 虽然关于“蚁族”的报道较多,但是系统的调研和实况分析却较少,本项目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的视野,运用社会学中的悖论原理进行解析,并提出了新的和谐模式,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的调研主要从“蚁族”的生活层面、精神层面、短期规划等方面入手;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主要从在校大学生对“蚁族”的了解,自身对就业等态度入手。调查报告将结合“蚁族”的生存实际,从其现状、产生背景、产生原因及导致的影响来分析,为构建“和谐模式”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此次调查意在让大众更加深入了解“蚁族”的同时,也能给学校、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正确地引导“蚁族”成长成才道路上带来一些启发和建议。

作品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逐渐出现一个庞大的群体——“蚁族”。 “蚁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他们目前境况却不容乐观,与现实生活中 “蚁族”的庞大数量相比,“蚁族 ”很少为人所支持。如果大学生毕业群体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本课题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经济、工作、居住、婚恋、心理、社交等方面调查“蚁族”现状,了解了在社会、媒体等关注下的“蚁族”,并且运用悖论原理对“蚁族”产生并且不断壮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与就业形势改变等社会现象的关系,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探求可行的和谐模式,为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蚁族现状解析”、“蚁族产生并扩大的原因”、“蚁族问题的建议及对策”三大方面。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论文发表: 1.《他们的青春何处安放?--对“蚁族”生存现状的调查和思考》发表于《现代经济》2010年第9卷。 所获奖励: 1.荣获2010年“青苹果”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全国一等奖; 2.荣获浙江工业大学第二十一届“运河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荣获2010年浙江工业大学暑期社会调研报告一等奖; 4.荣获浙江工业大学“郁文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项目立项: 该项目已获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立项、2010年浙江工业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3]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中国石油出版社,2010. [4]衣华亮 景海燕.对“蚁族”利益补偿策略的理性审视[J].理论探索,2010 [5]徐光木.关注“蚁族”,不应停留在他们艰难的当下[J].农业•农村•农民,2010. [6]田鹏.“蚁族”背后的三重悖论[J].理论探究,2010 [7]边静 张娟.“蚁族”的传播形象建构及其动因[J].重庆社会科学,2010 [8]付艳丽.“蚁族现象探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汤啸天.“蚁族”:一个呼唤善待的群体[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 [10]陈剑波.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 本作品参阅了很多期刊文件、报纸文摘等信息。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蚁族”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基于此,本课题组深入杭州城乡结合部以及高教园区附近的“蚁族”聚居区进行调研。 就国内而言,廉思的《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对“蚁族”做了实地调研,撰写了关于这一群体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随后,反映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蚁族》一书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关注和持续探讨。然而,不管是已有的调研报告还是相关论文和书籍,大多关注“蚁族”的落脚点都在于他们的现实状况,通过列举“蚁族”聚居村里大学生的窘迫处境来说明“蚁族”问题,而对于该现状的原因以及较为具体的解决对策却提到得很少。因此,可以说他们的调研为本课题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我们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同时,结合浙江省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以及高教园区“蚁族”聚居部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杭蚁”这个概念,并运用经典的悖论原理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针对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等院校和相关职提供借鉴。当然,除了目前已有的对“蚁族”的调研外,国内媒体和专家也都对此有所涉及,但是大多并未涉及问题的本质。因此,本课题组的调研非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就国外而言,由于“蚁族”是中国最近几年的现象,是一种本土化称呼,因此国外对此研究几乎为零。但是他们的涉及和关注点主要是针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阐述的内容与此较为相似,但是缺乏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针对性,更未对新近出现的“蚁族”有新的看法、观点以及解决对策,也未作深入探究。所以国外在这块研究上依然有所欠缺,留给本课题组一个较大的研究空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