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通过对现有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现有档案数据难更新,无法整合其他健康档案系统,使现有健康档案成为“死档案”。作者意图开发出一套分布式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使不同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档案实现共享,并能整合医院现有的HIS等系统。
详细介绍:
社区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 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已建立起来的健康档案的利用率不高,成为“死档案”的现象,而且我国大多数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没有统一标准的健康医疗档案书写格式。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制定了河北省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开发了分布式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与HiS等系统的接口程序。统一规范了健康档案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格式,使不同社区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和医院HIS系统的数据能够同步更新,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 在全国建立格式、内容相对统一的信息化居民健康档案,能够确保居民的健康信息跟人流动,在异地工作居住时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动态”管理,可以实现不同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档案实现共享,并能整合医院现有的HIS等系统,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区卫生状况。

作品图片

  •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基本思路:通过对现有档案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建立一套适合河北省地区的标准化的健康档案指标集。采用webservice分布式架构等技术来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依据上述开发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凭借该系统“标准化”、“动态管理”的优势在省内及全国大力推广。 创新点:1. 最终实现“档案随着病人走, 档案随着病情变”的目标, 让社区健康档案真正“活”起来。 2. 实施1 + nX + Y模式,健康档案为1,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疾病管理、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等可扩展的卫生服务信息为nX, 门诊和病房“医生工作站”的诊疗记录等信息为Y。 3. 结合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统一规范健康档案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格式,建立一套适合河北省地区的标准化的健康档案指标集。 4. 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多层架构的分布式对象计算环境下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5. 通过web service接口程序,将档案信息以XML格式在健康档案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中交换数据,实现健康档案的分布式动态管理。 技术关键:制定格式统一、科学合理、满足基层、灵活适用的健康档案数据标准,是建立健康档案,尤其是电子健康档案的关键。

科学性、先进性

现有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信息繁琐、采集难度大、采集方式单一、工作效率低、数据输入庞大、差错失误多、未与医院信息系统相嵌等诸多问题,作者参照卫生部2009年制定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统一规范了健康档案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格式,以便于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此外,将分布式架构应用于该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同步更新;采用Web service程序接口,将档案信息以XML格式在健康档案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中交换数据;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SSL和WS-Securiy等技术来解决基于SOA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安全问题。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10年卫生厅医学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00145)

作品所处阶段

系统测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暂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推广前景及市场分析:目前河北省还没有统一的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因此本研究制定的标准很可能会成为河北省的健康档案标准,并对其他省市健康档案标准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应配套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健康档案接口程序也会在河北省广泛应用,针对我省定制的动态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目前还没有公司产品,因此本研究开发的产品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当我省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时,该项目开发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也会应用到河北省的各个地市县。因此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现状: 过去30年中,西方国家一直在探索推进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2002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提出了"卫生保健全面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发展电子化健康档案作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2004年,美国布什总统提出"通过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 可以避免严重的医疗差错,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健康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 目前,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大面积推广的软硬件技术已经基本具备。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厂商纷纷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借助高覆盖率的网络化平台,不断完善健康信息的管理模式,推广区域健康档案的共享程度。以美国为例,波士顿地区的Brigham&Women's医院与其它几所哈佛大学教学医院联合组建了美国东北部最大的医疗网络,连接着3万台以上的工作站,为医疗信息化发展迈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目前已有近1亿人由全美700多家社区健康管理中心提供服务,海量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主要借助于不断扩大化的集成医疗网络平台。 2.国内现状: 2006 年底,在“十五”基础上科技部将“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列为“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拟开展“社区卫生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研究”,目的是研究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传输等技术为支撑手段,利用医院-社区-居民方便、及时、有效交流、资源共享的卫生服务模式。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建立起相当数量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与本地固定的对口医院(主要是大医院)联网。但是联网程度较低,各个系统依然互相独立,彼此之间没有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多为单向利用,个人和社会其他团体没有任何渠道和途径利用相关信息,大量的电子化健康档案成为“死档”状况普遍存在。“采集难、动态难、共享难”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健康档案的三道坎。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