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ERG理论视角下构建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需求模型--以兰州市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救助目标能否实现。文章依据阿尔德弗(A1derfer.c•p)ERC“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分析我国社会救助方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构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者需求模型,并据此探讨了以保障生存需求为基础,以关注发展需求为引导的可持续的救助管理新模式。
- 详细介绍:
- 《ERG理论视角下构建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需求模型——以兰州市为例》一文,利益选题立足于我国,尤其是兰州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其所提出来的论点,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具有 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该文论点明确,实践性论拒绝从组,分析论证过程较严密,逻辑性较强。该文结构设计合理,段落层次分明,上下文衔接紧凑。该文格式规范,行文语言流畅,参考引文恰当。该论文提出的观点必将在社会保障届引起公民,对于社会救助工作来说,改革目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带来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和借鉴的实践意义。 该文立足于我国,尤其是兰州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现实,构建受助需求模型,观点新颖,论证充分,值得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过程中试行,推广前景广阔。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是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向各种弱势群体提供的以家计或收入调查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扶助,如何规范、完善城市流浪人员社会记住是理论界和实物届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文 以专题调查的实证方法,利用高教委相识的实践资料,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异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从理论上,对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更深层次探讨研究方面提供借鉴;从实践上,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社会救助一般需要确定救助对象,明确救助目标,选择救助方式等,而救助方式影响救助目标的实现。作者通过分析我国社会救助方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构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者需求模型。基本思路: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及其受助方式概述;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方式述评;三、兰州市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状况调查;四、流浪乞讨现象的成因及价值判断;五、受助者需求模型分析;六、基于受助者需求模型的对策分析;七、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救助方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构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者需求模型,并据此探讨了以保障生存需求为基础,以关注发展需求为引导的可持续的救助管理新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文构建的以保障生存需求为基础,以关注发展需求为引导的可持续的救助管理新模式,试图为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甚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作品摘要
- 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救助目标能否实现。 文章依据阿尔德弗(A1derfer.c•p)ERC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分析我国社会救助方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构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受助者需求模型,并据此探讨了以保障生存需求为基础,以关注发展需求为引导的可持续的救助管理新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尼尔•吉尔伯特.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3. [2] 王保庆.中国乞丐调查——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现状与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 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M].北京:社科 文献出版社,2007 [5] 肖艳辉,王保庆.“乞讨权”的法理分析——从人权和自由的角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1). [6] 徐芳,王保庆.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3). [7] 谢芳.美国社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3):15. [8]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9]管健.城市职业乞丐现象透析[J].社会,2004.(6):9.
调查方式
-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亲临实践、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社会救助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救助方式适用不同的救助对象,能实现不同的救助目标。现金和实物是社会救助的基本方式。瑞典经济学家阿尔文•缪尔达尔早在1930 年就提出赞成实物救助的观点;尼尔•吉尔伯特根据形式和可转移性特征, 把社会福利品分为机会、服务、物品、代用券和退税、现金以及权力六类,这些都可以作为社会救助的选择方式。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社会救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实行的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开放至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农村与城市的贫困群体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同的社会救助方式,城市主要是补贴式救济,而农村是开发式扶贫,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 随着我国贫困人口特点的变化,社会救助方式也有所改变,在城市,一方面,将现金救助制度化;另一方面,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在农村,社会救助方式更加多样。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制度化的现金救助从城市向农村延伸。2007 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其次,小额信贷计划的实施,再次,农民自愿搬迁。最后,“三支一扶”计划。 对我国现有救助方式的反思。经过50 多年的实践, 我国的社会救助从单纯的物质救济发展到各种救助方式并存,这个过程既有经验也有不足之处。从取得的经验上看,首先,从总体而言,我国政府能够根据贫困人口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救助方式,并根据特点的变化适时变化。其次,引入国外经验,与国外各种机构合作提供援助。再次,在适当时机将有关社会救助方式制度化。最后,从救助资源流动方式来看,资源流向从通过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再分配给个人,到直接流向个人的转变,这种流动环节的减少可以使资源直接到达贫困者手中,从而使救助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是,我国现有救助方式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总体而言,仍是以现金、实物为主要救助方式,辅之以少部分服务援助或机会给付。其次,现有的救助方式能够根据大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但具体到某个救助项目时,仍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