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法律
- 简介:
- 循环经济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即是客观形势所迫,也是发展理念的提升。尽管从理念到实践需要一个艰巨的过程但刻不容缓,循环经济立法应该是一个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循环经济法治国家。我们所能做的即是在实践中检验这一法律,找出其中不足,进行补充、完善,以期这部法律能更好的为我们所服务。
- 详细介绍:
-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经济思想,要在短时期内变成制度层面的东西,绝非易事。一是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和由此而...(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循环经济促进法》法律条文的逻辑分析,探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完善的目的。这样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循环经济促进法》法条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借鉴国外相关做法,提出修改意见,以达到完善法律的目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通过仔细研读《循环经济促进法》法律条文,同时综合自法律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本法的意见,找出其中的不足,并通过阅读、比对国外相关循环经济法律条文的内容,汲取其可取之处,综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改善建议。整个过程均为在翻阅了大量文章、进行过反复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保证其原创性及科学。同时撰写本文时,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不到一年,相关性文章较少,因此选题上较为新颖、独到。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势必如火如荼。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的创新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唯如此才能够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各项关系、促进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通过对循环经济基本法律条文分析,找出其不足,提出完善的方案,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加强循环经济司法与守法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作品摘要
-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涉及社会、经济与环境,又与全社会各行业、各层次密切相关。因而,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既要统筹纵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 ,还要考虑横向的产业统筹、负担统筹和保证措施统筹方面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改变过去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际国...(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孙佑海:《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论纲》[J],载自《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 2、吕忠梅:《循环经济立法之定位》[J],载自《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3、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J],载自《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8期 4、常纪文:《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载自《红旗文稿》,2004年16期 5、高晓露:《德国循环经济立法...(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由于循环经济首先被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经过长期实践,许多国家已经通过法制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颁布了大量的循环经济法规,日本宣布建立了“循环型社会”,美国、欧盟、法国、韩国、丹麦、荷兰等也纷纷制定循环经济性质的法规。这种状况仍然方兴未艾。 德国是最早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为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法律基础。德国是先在个别领域逐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