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低碳农业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探究——以祁阳县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低碳农业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即以低碳经济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在一个区域内,金融业与流通业共同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低碳产业大循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形成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详细介绍:
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资源能源压力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湖南永州市祁阳县,率先着力于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探索依托集约型、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方式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效益高产型的低碳农业特色之路。祁阳县低碳农业采取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即建立在农林种植业、牧渔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的小范围低碳生态循环的基础上,通过金融业的资金支持、物流运输业的渠道疏通、超市市场的物资供给和产品销售,促进物质多层分级循环利用与低碳农业产业大循环的形成。这种模式能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旨在明确低碳农业发展可行性,理清区域产业循环模式下产业链的利益脉络和连接机制,归纳和完善该模式的运作体系,为低碳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战略创新型农业产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作品图片

  • 低碳农业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探究——以祁阳县为例
  • 低碳农业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探究——以祁阳县为例
  • 低碳农业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探究——以祁阳县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①系统的梳理低碳农业发展中必需的各类要素,对整合优化各类要素的组合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了解目前祁阳低碳农业的局限性和发展困难。 ②在祁阳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和发展当地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运作系统,将低碳农业产业链中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金融业、流通业等各行各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贯彻“低碳理念”,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向低碳转轨的道路是中国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体现。在项目设计实施方面,注意全面调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科学预测相结合,采取随机抽样、试点分析、模型对比、实地考察等实践形式,确保作品的真实性、代表性。这是低碳农业发展领域的领先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双优双绿双赢”。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能源技术运用、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祁阳县在区域产业循环的初始端口,即种养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以金浩、天龙等为首的一系列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说明了低碳技术的推广对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低碳农业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涉农企业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摘要

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资源能源压力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湖南永州市祁阳县,率先着力于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探索依托集约型、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方式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效益高产型的低碳农业特色之路。祁阳县低碳农业采取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即建立在农林种植业、牧渔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的小范围低碳生态循环的基础上,通过金融业的资金支持、物流运输业的渠道疏通、超市市场的物资供给和产品销售,促进物质多层分级循环利用与低碳农业产业大循环的形成。这种模式能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旨在明确低碳农业发展可行性,理清区域产业循环模式下产业链的利益脉络和连接机制,归纳和完善该模式的运作体系,为低碳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战略创新型农业产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论文《低碳农业区域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析:以祁阳县为例》 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年第二期发表(2010 年 10 月投稿)作品在 2010 年获得中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 A 类重点赞助团队,获得学校“优秀实践团队”称号。相关新闻稿、论文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长沙大学生信息网、中南升华网等发表刊登(具体刊载内容截图附于作品附件)。2010 年 7 月,与新华社记者黄兴华等举行座谈会,研究内容得到其高度认可。2010 年 12 月,在湖南省发改委工作会议上,介绍我们的研究项目以及大学生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看法,得到发改委主任胡衡华、环资处处长等领导的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立勇.祁阳县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65.[2]政协湖南省祁阳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宣教卫体委员会,中共祁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祁阳县农业志第一卷[M].2006.[3]政协湖南省祁阳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宣教卫体委员会,中共祁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祁阳县农业志第二卷[M].2006.[4]政协湖南省祁阳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宣教卫体委员会,中共祁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祁阳县农业志第三卷[M].2006 [5]欧阳运瑞,李永华,张志海.祁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泽惠数十万农民[J].农业财政与财务,2007(9):31.

调查方式

①重点调查深入当地,针对当地知名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走访。 ②典型调查。 3.随机抽样调查团队成员在调研地随机采访过路农户,就较为简单浅显的问题进行咨询。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国外学者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工业经济发展及城市生活过程中的低碳应用,专门针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并不多。而国外对低碳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关系等领域,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国内学者对低碳农业的研究情况,以《中国学术期刊网》为例,关于“低碳农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共123份条,相关联的学术期刊大多数是关于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意义及发展条件分析、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研究和对生产对象固碳效应的研究上,专门针对某区域进行重点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的很少。而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区域产业循环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目前还没有见诸文献。单纯对于碳排放解决思路的研究等,并不能够将农业产业链上各方利益关联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市场条件下很难得到推广效果;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领域研究少,并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共识,可见,把握获取“低碳”的经济效益的核心点,形成区域具体的低碳农业发展思路与产业链联结体系是低碳农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