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五种苜蓿细胞生长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文章主要介绍了不同苜蓿种类(五种)中悬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 详细介绍:
- 文章主要通过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再将其培养成悬浮细胞,再获得各种类苜蓿的悬浮细胞后,研究在其生长过程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变化状态,为今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规模化培养奠定基础。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本实验选择从苜蓿细胞的培养过程中监测SOD活性,以期获得SOD活性的生长变化曲线,得出最佳活性的细胞生长阶段。总结该实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下一步条件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基本思路: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苜蓿细胞中SOD的粗提——>SOD的纯化——>细胞干重、SOD活性及蛋白含量的测定——>绘制苜蓿细胞生长过程中SOD活性及活力的生长变化曲线——>分析讨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本实验采用SOD活性测量的经典方法,准确、可靠。 先进性:本实验从苜蓿细胞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测其SOD活性以比较不同生长阶段下SOD活性的强弱,有利于掌握苜蓿细胞SOD活性最佳的细胞生长阶段。 独特性:本实验采用从培养工程中的苜蓿细胞中提取SOD,并测量其活性,在国内及国外的同类研究中少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由于SOD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机体内的活性氧,具有抗寒、抗旱、抗盐、抗污染、防辐射、抗炎、抗衰老、预防肿瘤和癌症以及自身免疫治疗等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苜蓿细胞生长过程中SOD的酶活性和比活力变化以确定SOD活性和比活力的变化曲线,得出其SOD活性最高的生长阶段,可进一步为快速、准确的细胞工程化培养获得最佳SOD酶活性奠定基础。
学术论文摘要
- 本实验通过对五种苜蓿(阿尔冈金、安格、三德利、德宝和苜蓿王)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确定五种苜蓿的最优激素水平配比,并在各自最优激素水平配比的基础上,经悬浮培养得到各种苜蓿的细胞悬液。利用9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法提纯SOD,再经pH7.8,0.05 mol/L的磷酸缓冲液使沉淀重悬后,通过NBT-光还原法测定不同时期细胞内SOD的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苜蓿的最优激素水平配比...(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暂无
鉴定结果
- 暂无
参考文献
- [1]郑裕国,王远山,薛亚萍等.抗氧化剂的生产及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98. [2] 林庆斌,廖升荣,熊亚红,乐学义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化学世界.2006,(06). [3]李敬玺,王选年,银梅,唐海蓉,王新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应用和展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五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生专业...(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三万多种天然物质中有80%来自高等植物,尤其是各种维系人们健康的药物。随着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近1000种植物进行过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2],有关的天然代谢产物包括药物、香料、色素、食品添加剂等数百种,其中以活性药物的研究发展最为迅速。目前,紫草、烟草和人参(根培养)的培养研究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另有一批植物如红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