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网上民谣骂人”与“寻民谣不遇”——调访清江桥河民间文化濒危源地》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针对“网上民间歌谣骂人”这一文化现象,作者调访了典型的民间文化源地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市)陆城镇。陆城位于具有文化长廊之称的八百里清江的终点。它因三国名将陆逊在此筑城抗蜀而得名,是清末著名学者、“日本现代书道之祖”杨守敬的故居。 本文集中探讨了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问题,尝试着从城市文化元素与市民存在感的关系等方面,深入分析文化寄托和文化信仰的不可或缺性。
- 详细介绍:
- 某人在一些家喻户晓的网站上,公开发布征集民间歌谣的帖子。来自全国各地的105条回复信息中,竟有67条所包含的儿歌内容全在骂人。 在被列举出的90%的地方民谣中都充斥着骂人的声音甚至下流的瘴气。 针对民间文化沦为骂人专用的这一现象,2009年7月初至2011年1月,作者寻访了具有文化长廊之称的八百里清江的终点——清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市)陆城镇。作者想借此探讨“网上民谣骂人”与“寻民谣不遇”的深层次关系。 陆城是宜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约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5万人。 选择陆城,只因它是一个典型。它原本是一座典型的拥有丰富民间文化的古城。 陆城因三国名将陆逊在此筑城抗蜀而得名,它是清末著名学者、“日本现代书道之祖”杨守敬的故居。 “青山清水青林寺,谜歌谜人谜语村”。溯清江而上,紧挨陆城有一座谜语村,宜都市青林寺村。昔日,百余人每天聚集于一块约两千亩的放牛坝上,互猜谜语、互对谜歌。 清江是这些远去的文化盛景的共同源头,清江儿女原本爱歌谣。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以典型民间文化濒危源地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桥河老街的文化流失现状(即“寻民谣不遇”),来探究和揭示“网上民谣普遍骂人”的部分原因及其影响,以此引起城市建设者及市民的思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以实地调访桥河老街这一典型的文化源地为基础,语言文字记录与图片摄影相结合,集中揭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独特的地域性民间文化及其生存环境的不可或缺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文探讨的是“网上民谣沦为骂人专用”的部分原因。 文化现象关系到广大民众的文化信仰。城市文化的缺失或变质很可能会是阻碍和谐发展的源头。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优秀民间文化的流失及文化流失的影响为切入点,是在针对源头提出和分析问题。
作品摘要
- 某人在一些家喻户晓的网站上,公开发布征集民间歌谣的帖子。来自全国各地的105条回复信息中,竟有67条所包含的儿歌内容全在骂人。 在被列举出的90%的地方民谣中都充斥着骂人的声音甚至下流的瘴气。 我猜想, 优秀民间文化的流失, 可能是民间文化沦为骂人专用的原因之一。 2009年7月初至2011年1月,为了调查民间文化的现状,我寻访了具有文化长廊之称的八百里清江的终点——清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市)陆城镇。 陆城是宜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约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5万人。 选择陆城,只因它是一个典型。它原本是一座典型的拥有丰富民间文化的古城。 陆城因三国名将陆逊在此筑城抗蜀而得名,它是清末著名学者、“日本现代书道之祖”杨守敬的故居。 “青山清水青林寺,谜歌谜人谜语村”。溯清江而上,紧挨陆城有一座谜语村,宜都市青林寺村。昔日,百余人每天聚集于一块约两千亩的放牛坝上,互猜谜语、互对谜歌。 清江是这些远去的文化盛景的共同源头,清江儿女原本爱歌谣。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在调访期间,《楚天都市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媒体对作者的事迹进行了实时关注,并对作者的采访提供了许多指导性建议。《楚天都市报》于2009年8月19日,A17版(高校新闻)刊登新闻《大学生暑期调查“寻民谣不遇”》,随后,新华网、大楚网、新浪网等众多媒体陆续转载了此文。
参考文献
- 调查报告的参考文献及网站: 《中国地质学会志》之《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李四光、赵亚曾著,地质出版社。 2、《民间灵气——癸未甲申田野考察档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著,作家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著 王垒 王甦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第 16版 4、中国宏观数据挖掘系统: 5、湖北宜都网: 二、调查过的相关网络贴吧、论坛等: 湖北老乡论坛 豆瓣 消失在记忆深处的监利儿歌 百度 武汉吧 仙桃民间童谣 烟草在线 北纬论坛 潜江民间童谣30首 湖北儿歌玩一玩 校友之声
调查方式
- 本调查是作者通过自发的挨家挨户式地寻访完成的,在采访过程中,作者以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及文字记录为基础,以图片摄影为辅助搜集和积累素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一直为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奔走疾呼。在他的努力下,国家批准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对五十六个民族遗存的所有民间文化,做地毯式的普查和整理。在他的带动下,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纵身田野,缀拾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在他的倡议下,国务院正式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让国民有机会共同温习自己的文化。 申报者正是响应了冯骥才的倡议,为保护民间文化做着自己的努力。然而通过阅读其他作品发现,同类作品大多数只关注了民间文化的现实处境,对民间文化流失的具体原因、民间文化流失所造成的具体影响探讨得并不多。 本文恰好揭示了和分析了民间文化流失的部分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民间文化流失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同时抛砖引玉式地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元素的去留”这一现实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