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小类:
社会
简介:
玛丽玛莎人所在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有汉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与互动中,形成了与纳西族和藏族相似而又不同的独特的语言、舞蹈等民族文化特性。所以本文题目就用了“纳藏文化夹缝”这一概念来表述玛丽玛莎文化体现出的多元文化适应和整合的特点,玛丽玛莎人处在“藏彝走廊”这个的历史和地理研究区域内,对研究多民族交汇融合以及各民族的和谐共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详细介绍:
作品中认为,现代意义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乡村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一旦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要达到这一目的,中国乡村许多在历史上有效地发挥过稳定社会作用的文化传统和相应的运作机制,就值得我们认真重视、好好保护并善于利用。所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试图表述乡村文化的传统及其乡村民众的智慧是如何在新时期再一次的运用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实践当中,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这一运作机制值得我们西北民族地区借鉴。

作品图片

  •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 纳藏文化夹缝中乡村社会文化组织的现代意义与功能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所以作者通过对云南迪庆的一个纳西族村庄的田野调查,体会和感受基层的乡村文化组织与村庄建设,试图在文中用运“缺失”、“延续”、“重建”、“村庄和谐”以及“乡村文化建设”这些话语来表述和阐释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组织的表征、现代意义,以及对当下村庄和谐建设的作用,我们希望这些基于定性的初步调查研究仍然会为研究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和谐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作出相应的贡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玛丽玛莎人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在发扬其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纳西、藏、傈僳等民族的文化,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更接近于纳西族和藏族,既有纳西族的特点,又有藏族的特点。这种文化在他们的节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也集中表现在他们的语言、服饰、饮食、宗教等方面。同时玛丽玛莎人处在“藏彝走廊”这个的历史和地理研究区域内,对研究多民族交汇融合以及各民族的和谐共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代意义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乡村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要达到这一目的,中国乡村许多在历史上有效地发挥过稳定社会作用的文化传统和相应的运作机制,值得我们认真重视、好好保护并善于利用。作者认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这一运作机制值得我们西北民族地区借鉴。

作品摘要

本文从文化、组织和村的和谐方面阐释了位于“藏彝走廊”的一个纳西族村庄的文化与其社会组织的协调运作,试图为我们展现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纳西族和藏族文化夹缝中的村庄,在社会改革与发展下村庄的种种文化与组织现实。本文旨在阐释村庄社会组织的文化性特点,而不是它的政治性,因此村庄的这些文化以及与此而生的社会组织不是一件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不断的协商的拟定,在一种暂时的定义和解释中,服务于当下的村庄社会和谐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的前期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交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作为《2009年云南大学承办的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生暑期研修与田野调查学校》的结业论文,论文在调查和撰写的过程中受到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等领导的指导和点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2]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 [3]黄剑波,《文化人类学散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7]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8]刘梦溪,《传统的误读》,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蒋原伦,《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藏彝走廊”课题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在这一历史、地理和文化区域内对各个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一名西北地区的学生,能够有幸和全国的优秀的研究生在一起共同田野调查这一地区的文化风貌和社区建设,在自身知识背景下努力的构建西北和西南两种不同的文化景观,并将这些感悟做成一个学术的调查报告,不仅是对自身知识的的补益,也体现了我们西北地区的学生对藏彝走廊这个课题的关注,这对更多的学生今后调查研究我们河西地区的走廊文化也有一定的学术借鉴意义。 玛丽玛莎人是对当地人对纳西族的一个称呼,“玛莎”的称呼,是古代史志中“摩沙”、“摩西”、“么些”、“末些”和“摩梭”的同名异称,或同音变调。按汉语古音,应一律读为“Mo-So”,是对纳西族先民的汉族、古称和通称。 玛丽玛莎人所在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有汉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与互动中,形成了与纳西族和藏族相似而又不同的独特的语言(玛丽玛莎语)、舞蹈等民族文化特性。所以本文就用了“纳藏文化夹缝”来表述这一文化特点。关于玛丽玛萨人的研究,郭大烈在《维西县纳西族玛里玛沙人聚居地五区二村乡的调查》一文中从玛丽玛萨人的概况、历史传说、农业经济等方面对玛丽玛萨人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文中,郭大烈提出了“玛丽玛莎语大部分与纳西语相同,有的只是清、浊音之差,有一部分又与傈僳语相通,还有少数和藏语相通”;李近春的《塔城乡纳西族玛莎人的风俗习惯》和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的《纳西族文化大观》则着重于玛丽玛莎人的亲属称谓、生育礼仪、婚姻家庭、丧葬习俗、节庆活动等方面来对玛丽玛萨做了研究。玛丽玛莎人有自己的文字,1956年和1962年,纳西族学者和即仁、和发源分别进行了调查收集,共收到105个字。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元鹿在《玛丽玛莎文字源与结构考》和《东巴文与哥巴文、玛丽玛莎文、达巴文的关系之初步研究》中提出“玛丽玛莎文是一种独立的文字体系,主要源自东巴文,是东巴文的变种,而不是其分支;少数玛丽玛莎文字得形于汉字;极少数得形自藏文;而有一部分是玛丽玛莎文的自造字。”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