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形势下的民间信仰——以贺州瑶族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文通过分析、了解贺州瑶族的民间风俗、文化信仰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剖析贺州瑶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出促进贺州瑶族民间信仰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以利于国家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文化发展与进步。
- 详细介绍:
-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贺州作为中国瑶族的主要聚集地,拥有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通过分析、了解贺州瑶族的民间风俗、文化信仰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剖析贺州瑶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出促进贺州瑶族民间信仰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以利于国家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文化发展与进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篇论文希望通过分析、了解贺州瑶族的民间风俗、文化信仰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剖析贺州瑶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出促进贺州瑶族民间信仰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以利于国家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文化发展与进步。 作品主要从贺州瑶族民间信仰的概况、原因分析和新形势下保护与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立足于贺州地方实际,研究解决地方民族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家发展趋势,期望与时俱进,发挥大学生的才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品立足于贺州瑶族本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有利措施,对于当前开展的地方文化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发展地方民族文化有指导作用。
作品摘要
-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贺州作为中国瑶族的主要聚集地,拥有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通过分析、了解贺州瑶族的民间风俗、文化信仰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剖析贺州瑶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出促进贺州瑶族民间信仰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以利于国家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文化发展与进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2.百度百科,民间信仰[DB/OL], 3.【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贺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贺州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民国二十三年《贺县志》(卷二),《社会部•风俗》 6.百度百科,瑶族[DB/OL],#8 7.赵延光。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调查方式
- 走访、个别交谈、人员介绍、书报刊物、现场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瑶族民族文化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学者从政治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进行探讨。 虽然,在20 世纪漫长的民族研究历程中, 大多数学者并没有自觉地使用瑶族民间信仰的概念,但是,南岭民族聚居区内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却此起彼伏,形成了若干热点研究区域。特别是南岭山区瑶族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继费孝通、王同惠的金秀瑶族调查之后,胡起望等人接着开展追踪调查,出版了《盘村瑶族》等著作。南丹白裤瑶研究、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现象、贺州多族群的互动关系、湘贺走廊的民族文化保护、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建设、都庞岭千家峒研究、粤北瑶族和南雄珠玑巷移民研究,皆取得了累累硕果。譬如,彭兆荣主持了关于湘贺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课题, 徐赣丽基于龙脊壮瑶民族村寨调查撰成了《民俗旅游村与民族文化变迁》,杨鹤书、李安民、陈淑濂调查了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八排瑶族,涉及八排瑶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亲属称谓、社会化过程、政治制度、节日习俗、宗教信仰和民间文艺各个侧面。 关于瑶族传统习俗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周宗贤《瑶族传统道德规范研究》(《思想战线》1983-5)、谢革兰《浅谈瑶族原始道德》(《三月三》1984-4),韦成林《布努瑶的美德简述》(《瑶族研究通讯》1985-2),蓝克宽、金瑞荣《茶山瑶‘做功德’习俗初探》(广西民族出版社《瑶族研究论文集》,1987),黎琳《瑶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初探》(《民族论坛》1988-3),覃茂福《瑶族传统道德教育刍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6)、李筱文《瑶族传统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广西人民出版社《瑶族研究论文集》,1992)、康志杰《历史、现实、未来的统一——瑶族诚信道德观剖析》杨东甫《传统与新义: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公德的演进与发展》(《广西师院学报》1998-3)等等。 纵观国内外现有关于瑶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贡献,但是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也缺乏对贺州等地方性瑶族民间信仰的深入探讨。加强贺州瑶族民间信仰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瑶族文化研究的领域,具有较高理论价值,而且对对于当前开展的地方文化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发展地方民族文化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