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常思感恩,拥抱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当代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媒体等权威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普遍严重缺失且对之表示忧虑,我们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探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作品由问题意识引发深入思考,随着思考深入转变为实际研究过程;且对现有相关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归类整理,综合运用了调查问卷、个别案例、集体活动多种研究形式。提出了新思想和新方法,引起了感恩本身及感恩教育的再思考。
详细介绍:
感恩亲情意识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良好品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感恩现状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我们搜集的相关论文,90%左右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面对现在学者和媒体们对大学生感恩亲情意识缺失的批判,我们有必要对此再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总结出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的特点,从而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本文根据感恩研究的心理学基础理论,设计了调查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的问卷,同时结合个别案例,集体活动等实践活动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从大学生对感恩概念的理解、与父母联系频率及其动机、对父母的了解和关心程度、和父母的关系、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我们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感恩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当代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的具体特点。 在对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总结出当代大多数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良好的结论,并针对少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探讨了其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我们认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因此应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教育力量,且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让大学生在这个四位一体的体系中学会关爱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和谐共处,最大程度的促进大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的形成,从而用行动和言语回报父母,进而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作品图片

  • “常思感恩,拥抱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报告
  • “常思感恩,拥抱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作品目的 当代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媒体等权威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普遍严重缺失,且对之表示忧虑。我们欲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探究。 二、基本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集体活动,个别访谈等实践活动,研究讨论当代大学生感恩亲情的现状和特点,进而分析原因,探讨对策。同时,我们针对少部分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的相应建议与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科学性: 由问题意识引发深入思考,随着思考深入转变为实际研究过程;并且对现有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归类整理;综合运用了调查问卷、个别案例、集体活动多种研究形式。 二、先进性: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93.6%大学生有强烈的感恩意识,只有3.7%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淡薄,且不同群体的感恩状况有着不同的特点。 三.独特之处: 对现有研究结论的再论证,实现了作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实际应用价值 对已有相关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和总结,并走近感恩两大主体(大学生和父母),开展了主题为“一封家书”的系级活动,“感恩送上门”的班级活动。 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引起了感恩本身及感恩教育的再思考。不仅对学校,家庭,社会等推广大学生感恩亲情教育起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感恩亲情意识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良好品质。根据我们搜集的相关论文,90%左右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面对现在学者和媒体们对大学生感恩亲情意识缺失的批判,我们有必要对此再进行调查,从而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本文根据感恩研究的心理学基础理论,设计了调查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的问卷,同时结合个别案例,集体活动等实践活动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从大学生对感恩概念的理解、与父母联系频率及其动机、对父母的了解和关心程度、和父母的关系、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我们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感恩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当代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的具体特点。 在对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总结出当代大多数大学生感恩亲情现状良好的结论,并针对少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探讨了其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维.社会心理学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52—78 【4】胡艳辉.“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H】.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OO5:2.313. 【5】李元卿. 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光明日报.2003—11-08. 【6】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2004. 【7】叶望新. 大学生感恩教育浅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32(2). 【8】任现品.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9】陶志琼.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8). 【10】叶世利.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确是与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吧,2007,9(6).

调查方式

问卷,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新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当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产生条件、感恩作用。最近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把感恩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把感恩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感恩与心理、生活、健康、快乐指数的关系。 在国内,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在我国古代,感恩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为表现形式,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孝的意义和孝道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出现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学会感恩》、《感恩》等主要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国教育出版商出版了《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和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生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而硕士论文主要集中于研究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感恩缺失的原因及反思,对策与思考。对于大学生感恩的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如在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把大学生感恩和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现状的宏观层面,对感恩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对宏观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的现实指导研究不够,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探讨不够深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