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及时改进就业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民族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困难重重。通过调查,民族学生问题主要是依赖心理较严重,就业预期过于理想化,并且与汉族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就业观相对滞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民族生加强与汉族学生交流,学校加强相应指导等方式,改善新疆民族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 详细介绍:
-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因为相关教育改革的浪潮的推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处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影响,与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相比,其就业观较为滞后。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别从就业认知、就业偏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新疆在校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就业观相对保守,对毕业后工资预期过高,就业心态有所偏颇,民族学生不愿“走出去”,选择就业地区时南北疆差距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以下建议:加强高校内部民汉同学交流,完善就业观;增强高校对民族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就业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市场信息沟通,校正民族生自身定位;完善企业选人机制,解决民族生就业问题。以期提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新疆乃至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后继力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通过对新疆高校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总结和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总体特点。 (2)了解当代新疆高校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并通过和国内数据的对比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针对新疆高校民族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新疆民族大学生自身及外界环境等对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帮助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的接班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建设者,其就业观直接影响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研究民族学生的就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2)针对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促使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可以帮助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更准确的职场定位,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调查旨在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新疆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作品摘要
-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应为相关教育改革的浪潮的推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甚至某些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效就业率还有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及时改进就业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民族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困难重重。通过调查,新疆民族学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就业预期过于理想化,并且由于与汉族学生缺乏有效沟通而使得就业观相对滞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民族生个人加强与汉族学生交流,学校加强相应指导等方式,改善新疆民族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新疆高校大学生留疆问题研究》发表期刊:《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研究版)2011(5) 《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发表期刊:《科教文汇》2011(7) 《新疆高校民族生就业观调查现状分析》发表期刊:《管理观察》2011(5)
参考文献
- [1]耿春辉.新疆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9) [2]李桂荣,戴勇.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2008,(12) [3]黄明凤.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意向——以新疆为例 [J]调查与分析,2009,(9) [4] 殷笑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纵刊,2009,(1) [5] 麦可思网,金融危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2010-10-21 [6] 王志刚.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12 [7] 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和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提供的相关材料: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 [8] 中国调查网2010年8月份数据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自发 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伴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脚步,从1998年开始,在就业问题上,本科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逐渐改变为工作、学生的双向选择。由于新疆相对内地信息较为封闭,并且少数民族具有聚居生活的成长环境,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观方面相对于内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业观中存在较大的惰性,对于就业认识不清、准备不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够,习惯于“等靠要”,希冀于政府分配给较为安逸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由于居住环境、民族心理、语言障碍等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思想比较保守,循规蹈矩。有部分民族大学生就业定位不恰当,就业工资较高,预期环境过于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