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酰胺醇类抗生素,课题组创造性地将微乳技术和混悬剂工艺技术相结合,采用水包油(O/W)乳剂模式,首次制备成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该制剂兼有混悬剂和乳剂的特点,是新颖的氟苯尼考新型制剂;采用无毒或毒性极低的药物辅料,是一种安全、高效、长效、低毒环保的药物新剂型,且制备工艺稳定,成本低廉,便于新型农业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三农”。
- 详细介绍:
-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酰胺醇类抗生素,无潜在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也无“三致”缺点,享有“最新一代兽药明星”的美誉,在兽医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氟苯尼考水溶性差及市场上现有氟苯尼考溶液剂助溶剂毒性较大、具较高药物残留的缺点,课题组创造性地将微乳技术和混悬剂工艺技术相结合,采用水包油(O/W)乳剂模式,首次制备成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该制剂兼有混悬剂和乳剂的特点,生物半衰期长,疗效好,毒性低,残留低,并具一定的靶向释药特点,是新颖的氟苯尼考新型制剂;采用无毒或毒性极低的药物辅料,解决了传统氟苯尼考注射剂或溶液剂依靠毒性大、价格高的助溶剂的制备方式。氟苯尼考混悬型可混饮可注射,其通针性好、重分散性高、稳定性好,是一种安全、高效、长效、低毒环保的药物新剂型,且制备工艺稳定,成本低廉,便于新型农业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三农”。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配方筛选→油相配比的筛选→油相和水相配比的筛选→乳化条件的筛选→乳剂的制备→乳剂的质量评价→体外抑菌效果研究→安全性评价→体内药效研究→药动学研究→临床效果评价。 混悬型乳剂(溶液剂)突破传统剂型,将混悬剂和乳剂的制作工艺有机结合,毋需使用有机助溶剂,这在制剂工艺中是个突破和创新。既可使氟苯尼考充分混悬,不但适于混饮给药而且适于注射给药(根据注射剂型要求生产)。混悬乳剂在给药部位缓慢吸收缓慢释放,因而具有长效作用。不但产品具有长效、安全、高效、给药方便的优势,且其生产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溶液剂。不论是大型养殖场还是普通农户都能够使用,非常适合农业推广,可以更好服务“三农”,同时为广大养殖户服务。 技术关键: 油相材料的筛选,水相、油相的配比及乳化条件的筛选 主要技术指标: 载药量高(>10%); 颗粒粒径小(<10μm);40±2℃及在-4℃的环境下,静置24h后,药物应均匀稳定、不分层,表面极少漂浮物,底层无结块、无粘壁;通针性好,应能用7、8、9号针头顺利抽取。
科学性、先进性
- 科学性:根据氟苯尼考抑制细菌作用强度曲线图、氟苯尼考经动物机体吸收后血药浓度规律及氟苯尼考代谢规律来设计制定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在制剂制备及后期安全性评价、药动学、药效学评价当中,整合先进科学试验方法科学地评价了氟苯尼考混悬型乳剂的长效、高效、速效的机理。 先进性和创新点:混悬型微乳剂结合混悬剂和乳剂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种剂型上市,尚属制剂学中的首创,制备混悬型微乳剂时采用的药物辅料均无毒或者毒性极低,是一种安全、高效、长效、低毒环保的药物新剂型。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湖南农业大学第八届“求真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购买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市场分析预测和经济效益预测: 氟苯尼考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目前在动物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群发性疾病也日渐突出,动物的呼吸道疾病尤为严重,成为困扰养殖业的一大疾病。加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节省劳动力成本成为大型养殖场开源节流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开发优良药物的长效制剂倍受市场欢迎,由于长效制剂在减少给药次数和用量等多方面的优势,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动物应激和人力支出。 技术性说明: 多数长效制剂一个共同的缺点是长效但不速效,或者普通注射剂速效但不长效,与国内同类长效制剂相比,本研究筛选的氟苯尼考油、水双混悬型乳剂突破了传统长效剂型(如混悬剂、油乳脂质体等)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价格高以及见效慢和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初步研究表明:该制剂成本相对较低、抗菌效果强、安全性和稳定性均良好,且该乳剂已具备了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多项关键性条件,预测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氟苯尼考混悬型微乳剂突破传统剂型,将混悬剂和乳剂的制作工艺有机结合。在给药部位缓慢吸收缓慢释放,具有长效作用。传统药物制剂中,起到速效的作用较多。长效制剂具有省时省力,减少动物对注射的应激,降低兽药对环境污染,减少敏感菌的耐药性,减少或杜绝药物残留,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在长效制剂的应用方面,目前常见的有注射剂、内服制剂和外用制剂。 国外情况:(1)口服长效制剂,主要为控释胶囊和缓释大丸剂。最早投放市场的是瘤胃巨丸剂Paratect Bolus,药物借助化学扩散作用释放,主要用于驱除胃肠道线虫,可持续释药约90d。(2)注射长效制剂:将胃吐灵制成一种兽用半固体注射用控释制剂能防止血药浓度波动带来的副作用。(3)植入型长效制剂,Kitachell等分别给受试犬注射3wk由胶原质、肾上腺素与5-氟尿嘧啶(5-Fu)或顺铂(CDDP)之一组成的缓释凝胶植入剂,评价其安全性与治疗由太阳所致的犬SCC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给药部位有轻微反应,并未造成系统毒性。 国内情况:我国兽药长效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在1992年才见到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出了埃维菌素和芬苯哒唑控释制剂。近年来,许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逐步开发多种剂型的兽用长效制剂,并且许多剂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抗菌药物的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1)注射用长效制剂张守发等在β-环糊精饱和液中加入贝尼尔(Bereniol),使之成为注射用缓释悬浮液。该缓释剂具有药物分布均匀、流动性好、稳定性较好等特点。通过兔、牛体内的免疫学测定证明,药物释放时间比对照水剂延长0.8~1倍。近年,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对注射用长效制剂展开研究,其中如注射混悬剂、脂质体、乳剂等多种剂型在开发抗菌药方面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依据。(2)口服长效制剂:夏文江等报道,绵羊春季投放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瘤胃控释制剂1枚/只,在给药后86d时,虫卵减少率93.7%,驱净率达88%,且体重和剪毛量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3)皮下埋植长效制剂:目前,国内皮下埋植的长效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吡喹酮(Praziquantel,PZQ)缓释制剂的研制。叶萍等皮下埋植PZQ缓释制剂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结果表明不但可较长时间维持PZQ有效浓度,而且可能降低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