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黄冈、咸宁两地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本课题围绕鄂东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展开,分别选取了通城县、通山县、赤壁市、武穴市的县域经济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共撰写系列研究成果4篇。笔者通过对通城的回归经济、通山的资源型发展模式以及赤壁市和武穴市的县域经济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各个模式的特点、现状、先进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点代面,总结出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以及发展模式和对策。
- 详细介绍:
-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作品围绕鄂东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分别选取了通城县、通山县、赤壁市、武穴市的县域经济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实地深入调研,分析各个模式的特点、现状、先进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点代面,从而总结出鄂东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本作品不仅为中西部其他地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也为其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实地调研鄂东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的思路,选取黄冈市的黄州区、武穴市、咸宁市的赤壁市、通山县及通城县作为样本,实地调研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总结鄂东南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针对如何为我省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法、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咸宁市通山县、赤壁市、武穴市及通城县等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启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一、有利于及时总结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属于湖北省的“山区城市”、落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慢。但近几年,两地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因此总结其发展经验十分重要。 第二、有利于传统落后地区借鉴鄂东南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及时总结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带动其他原本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水平。
作品摘要
- 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不同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共同经验,总结发展模式特点,尤其是以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的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为例证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选取通城县、通山县、赤壁市和武穴市作为样本,实地调研其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总结鄂东南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为其它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湖北通城县回归经济现象研究》,作者:伍珂,发表于《北方经贸》2010年第12期; 2.《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为例》,作者:李文娜,发表于《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12期; 3.《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赤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作者:吴堤,发表于《南方论刊》2011年第1期; 4.《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武穴市的思考》,作者:马金鸽,发表于《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第 2期。
参考文献
- 南方论刊链接 北方经贸链接 法制与经济链接 通山县政府网链接 武穴市政府网连接
调查方式
-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规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2008年极其严峻的逆境中,我省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全省发展水平,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后劲足的良好局面,一大批发展后劲足、产业集聚强的县市涌现出来,这其中尤以湖北省黄冈市和咸宁市比较典型。 长期以来,黄冈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贫”字,但是关注黄冈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黄冈已由过去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格局转向整合资源、聚集发展的集约格局,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咸宁市山区面积较大,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位较后,然而近年来,咸宁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发展迅速。湖北省社科院专家称,在国际金融风暴寒气逼人的情况下,咸宁市经济发展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 十六大以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发展县域经济提出了许多见解,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大量涌现,相关的专著也很多。这些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地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江苏、山东、浙江等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它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目前学术界对不同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江苏、山东、浙江等发达的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另一方面研究西部落后地区如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对于中部地区,尤其是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对于一些原本工业基础差、发展落后的地区如何发展县域经济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研究落后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共同经验,总结发展模式特点,尤其是以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的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为例证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于此同时,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和一些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8年全国经济百强县,我省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县市入选,中部经济百强县中我省的数量明显靠后,因此在总结鄂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出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