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陕北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调查——以延安、安塞为例
小类:
哲学
简介:
该作品以陕北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为题,通过对剪纸艺人、剪纸研究工作者、剪纸销售者等的采访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对 “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陈山桥、“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侯雪昭的采访,全面展现了安塞剪纸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问题,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了“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产业化发展之间进行合理取舍”这一充满争议的问题,为我国民俗文化遗产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该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为题,通过实地调查全面地展现了安塞剪纸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安塞剪纸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剪纸艺人老龄化、产业化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不断加大、品牌意识薄弱、文化宣传不到位等。另外,报告还有针对性地为安塞剪纸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作者以安塞县为中心展开调查。调研前期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对前人提出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核实。另外,作者通过对剪纸艺人、剪纸研究工作者、剪纸销售者、剪纸培训工作者、安塞县政府负责人等的采访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对 “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陈山桥、“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侯雪昭的采访,真实再现了安塞剪纸传承与发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在作品最后,作者通过对安塞剪纸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回答了“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产业化发展之间进行合理的取舍”这一充满争议的问题,作者认为,在决定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剪纸”保护的时候,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产业化并不是抛弃传统手工剪纸工艺的理由,机器剪纸也无法完全代替手工剪纸。从而为处于尴尬境地的传统手工剪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信心,也为我国民俗文化遗产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作品图片

  • 陕北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调查——以延安、安塞为例
  • 陕北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调查——以延安、安塞为例
  • 陕北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调查——以延安、安塞为例
  • 陕北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调查——以延安、安塞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该作品主要是希望通过第一手资料为处于发展尴尬境地的陕北民间剪纸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首先,通过对安塞剪纸的存活现状调查,总结安塞剪纸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问题。其次,结合安塞县的具体情况,为其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在报告最后提出了对现代剪纸发展的思并附录了对剪纸研究工作者的采访纪实,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先,该报告的完成建立在多种调查方式的基础上的。其次,该报告内容构成中的多是来自实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情况真实具体。从选题上来看,剪纸作为非遗中的特殊成员,面临着获取经济利益和保护传统制作工艺之间的矛盾,再从作品自身的价值上来看,该报告结构完整,讨论问题较为全面细致,重点调查了安塞剪纸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剪纸市场化与产业化之间的矛盾做了深入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产业化保护”到底能否适应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需求,迫切需要来自一线的实例对其进行论证。该作品深入分析剪纸艺术独特的风格及其生存发展现状,为安塞“剪纸”的未来出路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设想和措施;其次,该报告在媒体的发表对安塞剪纸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安塞剪纸文化的价值。最后,就剪纸艺术是否该走产业化道路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其他的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作品摘要

该作品开篇简要介绍了安塞剪纸的社会地位及历史渊源。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安塞剪纸的艺术价值。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塞县已有1000多幅剪纸作品被国外专家和爱好者购买收藏,安塞剪纸的题材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部分总结安塞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传统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正面临许多问题。如剪纸艺人老龄化、传承人数量也逐年减少、产业化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不断加大、政府商品与品牌意识的薄弱、文化宣传不到位等。 第四部分提出了安塞剪纸艺术保护的建议和对策。比如,应借助媒体加强对剪纸技艺的宣传,提高剪纸知名度;剪纸走向市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加强市场管理,杜绝剪纸流通市场混乱现象;要敢于树立市场化战略思路,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前景展望。对于“剪纸”保护,我们不能陷入盲目追逐产业化的浪潮,在决定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剪纸”保护的时候,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陕北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获2010华北科技学院科技创新二等奖; 2010年12月作品《安塞剪纸传承保护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四川绵阳文联主办的的《剑南文学》; 河北电台新闻中心主任、高级编辑王广文指出,该报告研究重心明确,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可行,研究的预期效果合理,并郑重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陕北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参加河北省挑战杯。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何其聪老师给予好评,指出该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较强的实践意义,并郑重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陕北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参加河北省挑战杯。

参考文献

[1]讥凤皋.中国现代剪纸五十年.美术观察,2002年2月 [2]王红川.剪纸走进挪威现代舞剧.中华文化画报,2007.3 [3]吴润令.漫谈中国剪纸.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4]张道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外文出版社,1986年版 [5]张刚.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6月 [6]程琪.民间剪纸艺术.法制与社会,2010年7月

调查方式

走访剪纸艺人、向剪纸艺人发放问卷、现场采访政府人员和剪纸销售者、听培训人员及政府人员介绍、找艺人普通爱好者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剪纸技艺、、拍摄照片图片、查阅相关书报刊物、收集政府文件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国内对于剪纸这类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颇多,下面就最近两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在《中国剪纸材料产业投资咨询报告》一文中,密切关注剪纸材料行业的企业、市场、产业链、竞争、政策等全面信息,详尽描述了剪纸材料行业目前的运行环境,重点研究并分析预测了其市场前景以及供求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趋势。 《2009年我国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发展研究报告》立足于全国加强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整体形势,对我国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现状、分类和相关政策法规及地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进行探讨和判断,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发展趋势。 来自中策经济研究网的《2010中国剪纸保护产业规划及发展预测报告》立足剪纸保护市场现状分析,通过对剪纸保护行业环境、剪纸保护产业链、剪纸保护市场供需、剪纸保护价格、剪纸保护生产企业的详尽分析。 近年来对于剪纸的调查研究偏向于对投资市场的研究分析上,忽视了剪纸非遗的特殊身份,而前期的一些出版物侧重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强调对其进行保护,极少涉及到经济问题,非物质文化是否该走市场化道路也尚处于探讨阶段,缺少第一手的材料论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