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他们,距离城市梦究竟还有多远--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他们出生于1980年之后,他们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城的第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更高、对城市生活更加了解、更自尊、梦想也更大;但由于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父辈要差得多。而相比城市的工人,他们大都来自农村,没有城市户籍。进入现实工作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适从,从而引发了“民工荒”“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他们就是新生代农民工。
- 详细介绍:
-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吸引着大批“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人格特征、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以及城市认同感等方面与他们父辈迥然不同,表现出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的新特点,然而目前对于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却缺乏系统的论证。本文根据对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开发区和滨州邹平县三个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城市中650余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从基本情况、社会认知与身份认同、工作生活与社会交往、文化娱乐与心理健康及民工保障与维权现状等五个维度系统全面的考察了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根据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有关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今后的社会改革提供现实借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适应 社会保障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越来越被党和国家重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逐渐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一些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相继涌现,农村剩余的大批年轻民工开始外出打工,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此产生了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占据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半壁江山”,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更是首次提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将“新生代农民工”课题推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他们是社会中出现的新阶层,有着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的新特点,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学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他们是一群既渴望进入并融入城市社会,又对农村不那么熟悉的“80后”“90后”群体。他们没有城市户籍却想在城市落户,他们没有城市人口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后代子女的发展保障机制,却想在城市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成长环境的得天独厚、受教育水平的相对提高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让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享受了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但是,也有一些烦恼如户籍限制、福利待遇等困扰着他们,成为阻碍他们市民化的绊脚石,伴随着农村政策的逐步完善,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返乡寻求自己的梦想之路,给企业遗留了大量的现实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 2010年上半年的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更是震惊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诉求、心理问题、人格特征等一系列城市适应性问题重新摆在了全社会的面前。2011年春节以来,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也让社会震动,这也有新生代农民工和以往农民工断层矛盾的原因,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位这个群体,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和谐社会的发展这都是一个不可忽略和逃避的话题。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吸引着大批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相当突出,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业,已经成为我省城市化进程中必要的研究课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调查此地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将会使我们深入了解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城市适应性问题的症结所在,了解他们的心声。同时,希望本次的调研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诸多问题,并结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企业、工会等相关部门能够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快解决问题方案的出台与实施,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利益,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以促进我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未来更加繁荣富强。这便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我们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全面的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这一问题的认识,从而发现对目前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形成调查报告。同时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进一步得到重视而得以落实解决,让政府相关部门更好、更真实的了解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会聚与此。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采取针对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所以本选题能够充分关注我省新生代农民工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谓应时而生、与时俱进。本课题具有强烈的地域选择性,其共性在任何地域层级上都具有同级地域或更大范围内的代表性,具有强烈的现实优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调查研究的进行,将会使我们深入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症结所在,了解他们的心声,提出倡导与呼吁。这样政府相关部门以此可以加以措施,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有生力量,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样使得我省的城市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未来更加繁荣富强,这便是我们的调查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由此,对于我们的作品而言,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是本文的核心概念。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身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步替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这支在我国人数超过2亿的庞大队伍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从进入城市到融入城市以及从农民工身份到市民身份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出现问题——分析问题——决策问题——改变和适应——融入城市生活”的纵向过程。不仅包括城市适应的状态,还包括其进城动机、社会认知、身份认同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综合性问题,不仅包含社会认知和身份认同以及工作娱乐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和保障维权等诸多问题。只有统筹各方面的利益,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各自发挥其作用,使得这一系列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才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从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和中坚支柱。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在2010年11月于济南由大众日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荣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 [1]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信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版 [4]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5]张璐,黄溪,震源.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6]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J].社会科学院,2009(04) [7]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07) [8]白小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9]国虹.互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以Q市H区为例[J].消费导刊,2008(08)
调查方式
- 新生代农民工:采取问卷调研,访谈调研,实地调研,个别调研等方式;政府部门:主要通过访谈调研、问卷调研两种方式调研,辅以电话、邮件等调研工具;企业员工保障机构:主要通过访谈调研、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各地相继涌现,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却突显出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一面,特别是大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加之,工资待遇问题与理想生活追求的矛盾,使得他们选择离开城市,由此造成城市企业用人紧缺的想象,由此更多的专家学者将眼光转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课题上。鉴于各学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各有其特点,近几年来,有以下几部文献最为突出:张翼在李培林主编的2003年版《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中发表的《农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研讨会综述》,钱文荣和黄祖辉主编的2007年版《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中有一篇《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入度》的研究报告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李伟东学者发表了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同时对于其适应并融入城市问题的研究在全国各个城市突显,对其探索研究的范围与深度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地理区域、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仍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问题解决方案。尤其对于山东省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大省而言,与它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通过收集山东省不同区域一定量具有代表性的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用相对系统的经验资料和统计分析,来客观的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整体状况;并且将其同我国的其他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加以比较,以检验和证实现有认识的正确性,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为我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