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南岳古镇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南岳古镇,拥有以南岳大庙和古镇十字街为代表的众多人文景观,大部分景区均融宗教和民俗文化于一体。整个风景区在总体布局上呈现出以南岳古镇为掌心,以各景区和功能区为手指的放射状结构形态。项目研究过程中,对南岳古镇文化景观基因信息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初步分析,弄清楚了不同区域的基因特点、载体种类和表达方式,对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建模、总结,为南岳古镇的旅游开发、文化景观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 详细介绍:
- 本文通过引入古镇文化景观基因,以南岳古镇为主要研究对象,例举南岳古镇的茶文化、道文化、佛教文化景观基因,主要分析了南岳古镇文化景观的五个典型特征,传承性、多样性、典型性、地域性和规模性。运用研究分析的成果,结合GIS技术,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景观基因模型,对古镇的景观基因保护和完善提供一系列科学而实用的策略和构想。让读者能够轻松了解古城景观基因的特征信息,使古城景观基因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在了解和保护古城镇的文化景观基因的基础上,寻找古城发展与利用的前景,符合古聚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通过对南岳古镇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研究和特征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景观基因模型,实现南岳古城镇的文化保护与推广。思路:1)搜集南岳古镇文化景观信息及相关图片资料,建立南岳古城镇景观基础数据集;2)建立景观基因特征分析的模型,以保护南岳古镇的文化景观为目标,提出保护规划措施,更好地实现古城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研究理念是基于GIS来探索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运用GIS的技术特点和强大运算能力对南岳古镇的景观基因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建立景观基因特征分析的模型,使古城的文化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南岳古镇的旅游开发,景观保护提供了参考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首先,通过研究可以获知中国古代城镇建设规划的理念与方法,感受“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给今天城镇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其次,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重视,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景观基因和遗产的保护。第三,南岳古镇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在空间形象和构景方面独具匠心,对这些基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通过引入古镇文化景观基因,以南岳古镇为主要研究对象,例举南岳古镇的茶文化、道文化、佛教文化景观基因,主要分析了南岳古镇文化景观的五个典型特征,传承性、多样性、典型性、地域性和规模性。运用研究分析的成果,结合GIS技术,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景观基因模型,对古镇的景观基因保护和完善提供一系列科学而实用的策略和构想。让读者能够轻松了解古城景观基因的特征信息,使古城景观基因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在了解和保护古城镇的文化景观基因的基础上,寻找古城发展与利用的前景,符合古聚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获奖情况
- 2010年,“衡阳师范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无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O.Sauer在1925年提出了景观的概念。其后,许多学者对景观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979年,Lewis提出了景观解释和研究的七项原则。James在1995年总结出文化景观的四种模型。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景观、文化景观和景观文化的基本概念仍未达成一致。而且,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仍处在初步阶段,国内类似的研究不仅落后于自然景观,而且与国际研究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对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专门的研究,利用聚落景观基因的概念和方法来探讨传统聚落景观的区划、开发利用和保护则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刘沛林教授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基因的概念并建立了识别文化景观基因的规则,成功地进行了传统聚落景观的识别。在此基础上,从“基因图谱”的角度划分了我国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景观区划,并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建立聚落景观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国外已相继建立了一些专业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将GIS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国内开展此项研究者较少,一般集中在考古领域;而将GIS应用于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管理则少之又少,而到目前为止,只有胡明星等从单个聚落或历史街区的角度作过一定研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GIS技术向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渗透 ,将GIS应用于古村古镇的规划、保护和管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为此,我们试图构建基于GIS 的南岳古镇景观文化基因模型,期望该模型的方法同样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古村古镇文化景观的管理,为我国古村落的景观资源的保护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