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项目深入研究了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的地层发育背景、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恢复了原岩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面貌,创造性地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应用于次生灰岩的成因解释、流体性质分析中,提出研究区由于石炭纪末期受云南运动影响,地层暴露地表发生强烈的古岩溶作用,原始的萨勃哈环境膏云岩或云膏岩在大气水溶蚀过程中去膏化和去云化作用而形成次生晶粒灰岩。
- 详细介绍:
-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自1977年发现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陈宗清,2001)。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 然而根据查阅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却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以往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与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有直接控制关系的古岩溶作用以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而与次生灰...(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次研究将以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为基础,以岩相古地理学、地层学思想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剖面观察、薄片分析,研究黄龙组次生灰岩岩石学特征,推断其基岩类型;根据岩芯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对黄龙组次生灰岩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同位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次生灰岩与基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从而推测成岩流体性质、对基岩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为评价和预测此类储层提供有关地质信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恢复了次生灰岩发育段的原始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面貌。 (2)创造性地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应用于次生灰岩的成因解释、流体性质及水文条件分析,提出黄龙组一段的次生灰岩属强烈古岩溶作用的产物,是萨勃哈环境膏云岩或云膏岩在大气水溶蚀过程中去膏化和去云化作用的产物。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然而对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等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仍显薄弱。 本次对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次生灰岩的研究,试图从弥补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该地区次生灰岩的特征以及成因研究,对川东黄龙组碳酸盐古岩溶研究的开展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生产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自1977年发现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陈宗清,2001)。一直是川东地区天然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其中,黄龙组一段地层的次生灰岩非常发育,然而根据查阅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却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以往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与储层发育...(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2011年5月,在成都理工大学2010-2011年度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鉴定结果
- 本项目深入研究了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创造性地应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手段。该项目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新的认识,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 1 陈浩如,郑荣才等.川东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地质学报,2011,85(2):246-255. 2 胡忠贵,郑荣才等.渝东-鄂西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J].沉积学报,2010,28(4):696-705. 3 胡忠贵,郑荣才等.川东-渝北地区黄龙组白云岩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学报,2009,83(6):782-790. 4胡忠贵,郑荣才...(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外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都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