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小类:
数理
简介:
本项目深入研究了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的地层发育背景、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恢复了原岩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面貌,创造性地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应用于次生灰岩的成因解释、流体性质分析中,提出研究区由于石炭纪末期受云南运动影响,地层暴露地表发生强烈的古岩溶作用,原始的萨勃哈环境膏云岩或云膏岩在大气水溶蚀过程中去膏化和去云化作用而形成次生晶粒灰岩。
详细介绍: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自1977年发现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陈宗清,2001)。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 然而根据查阅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却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以往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与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有直接控制关系的古岩溶作用以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而与次生灰岩的形成最为相关的就是古岩溶作用,我们要研究次生灰岩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分布规律,就要以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为基础,以岩相古地理学、地层学思想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剖面观察、薄片分析,研究黄龙组次生灰岩岩石学特征,并推断其基岩类型;根据岩芯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对黄龙组次生灰岩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次生灰岩与基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从而推测成岩流体性质、对基岩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次研究将以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为基础,以岩相古地理学、地层学思想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剖面观察、薄片分析,研究黄龙组次生灰岩岩石学特征,推断其基岩类型;根据岩芯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对黄龙组次生灰岩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同位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次生灰岩与基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从而推测成岩流体性质、对基岩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为评价和预测此类储层提供有关地质信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恢复了次生灰岩发育段的原始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面貌。 (2)创造性地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应用于次生灰岩的成因解释、流体性质及水文条件分析,提出黄龙组一段的次生灰岩属强烈古岩溶作用的产物,是萨勃哈环境膏云岩或云膏岩在大气水溶蚀过程中去膏化和去云化作用的产物。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然而对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等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仍显薄弱。 本次对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次生灰岩的研究,试图从弥补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该地区次生灰岩的特征以及成因研究,对川东黄龙组碳酸盐古岩溶研究的开展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生产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自1977年发现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陈宗清,2001)。一直是川东地区天然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黄龙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油气地质成果,其中,黄龙组一段地层的次生灰岩非常发育,然而根据查阅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却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以往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与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有直接控制关系的古岩溶作用以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而与次生灰岩的形成最为相关的就是古岩溶作用,我们要研究次生灰岩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分布规律,就要以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为基础。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对次生灰岩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可以恢复其基岩成因类型和推测成岩流体性质、对基岩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判断古岩溶储层的成因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性质及水文条件,为评价和预测此类储层提供有关地质信息对川东黄龙组碳酸盐古岩溶研究的开展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对指导川东地区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地区碳酸盐古岩溶地层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获奖情况

2011年5月,在成都理工大学2010-2011年度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鉴定结果

本项目深入研究了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一段次生灰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创造性地应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手段。该项目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新的认识,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浩如,郑荣才等.川东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地质学报,2011,85(2):246-255. 2 胡忠贵,郑荣才等.渝东-鄂西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J].沉积学报,2010,28(4):696-705. 3 胡忠贵,郑荣才等.川东-渝北地区黄龙组白云岩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学报,2009,83(6):782-790. 4胡忠贵,郑荣才等.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古岩溶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学报,2009,83(6):782-790. 5 文华国,郑荣才等.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J].地质论评,2009,55(6):816-826. 6文华国,郑荣才等.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5):789-795. 7郑荣,陈洪德.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24(1):1-7. 8 张兵,郑荣才等. 川东地区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0,30(10):13-17. 9郑荣才,胡忠贵等.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学前缘,2008,15(6):303-311. 10徐载俊,陈战杰.登封下寒武统次生岩石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河南地质,1992,10(3):196-201. 11郑荣才,郑超等.渝北-邻水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9,29(7):4-8. 12 包洪平,杨承运.鄂尔多斯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微相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0,2(1):31-42. 13 方少仙,侯方浩等.四川华蓥山以西石炭系黄龙组沉积环境的再认识[J].海上油气地质,2000,158-166. 14 胡忠贵,郑荣才等.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08,24(6):1369-1378. 15郑荣才,陈洪德等.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的稳定同位素和流体性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22(4):424-428.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次生灰岩的研究都还比较少,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话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