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初探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为考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现状,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下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尤其是家庭和亲情方面。另外,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还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男性在情绪、生理物质方面优于女性,年纪约大的老人自我价值感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越好。
- 详细介绍:
- 为考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现状,本研究运用规范的标准化问卷编制方法编出的正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然后调查了共400名老人,其中家庭养老模式下的198位,社会养老模式下的202名老人。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养老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尤其是家庭和亲情方面。另外,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还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表现为男性在情绪、生理物质方面优于女性,8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显著低于60~79岁的老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越好。针对以上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了解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分析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下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优势与不足,并为精神赡养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基本思路:首先,运用规范的标准化问卷编制方法编制出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然后调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下的老年人;再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科学性与先进性:运用规范的标准化问卷编制方法编制出正式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通过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 (2)独特性:已有文献中,关于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模式下“精神赡养”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而本研究设计了这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种养老模式的特点,并将据此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对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帮助。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在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更好地了解了两种养老方式下的精神赡养情况,丰富了养老问题的研究体系,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2)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关于精神赡养问题的调查结果为社会、政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及和谐社会的的发展进程。
作品摘要
- 为考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现状,通过自编问卷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下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尤其是家庭和亲情方面。另外,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还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表现为男性在情绪、生理物质方面优于女性,8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显著低于60~79岁的老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越好。针对以上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4月,该作品在重庆师范大学的挑战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81~512 2.孙颖心,王佳佳. 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376~377 3.史蕾,王惠珍,梁悦等. 机构养老环境下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广东医学,2007,28(6):978~980 4.穆光宗. 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4):124~129 5.赵建华,王倩,冯孟森等. 社会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50~52 6.范悦斌,张国臣,张佐涛等. 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明康医学,2006,18(4):246~259
调查方式
- 问卷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于养老的精神层面。穆光宗教授将精神赡养分为三个维度,即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分别对应于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吴振云等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年龄差异不显著,而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 史蕾等人等的研究显示,老年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5%。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生活自理状况、有无兴趣爱好及入住养老院时间长短等为养老机构内老年抑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唐咏对于“候鸟型”的研究发现,与子女关系越密切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个人的生活评价也有所提高;心情与婚姻正相关,有偶老人的心理状态好于离婚与丧偶老人;心情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差。 另外关于“空巢”老人的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和情感相当脆弱、也相对封闭,其精神和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现危机。黄润龙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口的性格及精神生活质量与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研究都说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也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